初中名师视频课程免费试听1200分钟 |
||||
初一全科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初二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初三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绪言
1、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潮解性、乳化性等。
3、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4、闻药品气味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蜡烛燃烧产物检验及组成元素的确定:
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变浑浊,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氢元素。
2、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实
1、药品取用规则:
①三不原则:不闻,不触,不尝。②节约原则: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即可。
③剩余药品处理: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2、固体药品取用:固体药品保存在广口瓶;块状固体用镊子;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
3、液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保存在细口瓶。
①倾倒法取用:瓶塞倒放(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标签放在手心(防止残留液体腐蚀标签),口紧挨,缓慢倒。
②量筒取用: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则读数偏小,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偏大;俯视则读数偏大,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偏小。
③滴管取用:竖直悬空,不深入容器内,不接触容器壁。
4、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 - 游码读数(质量偏小);氯化钠纸上称量,氢氧化钠烧杯中称量。
5、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失火;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吹灭,以免失火;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3(1),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3(1)
6、简易气体制取装置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过一会儿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好。
有长颈漏斗和导管上有弹簧夹的装置:关闭弹簧夹,沿长颈漏斗注水,若长颈漏斗内形成一段液柱不下降,证明气密性好。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拉瓦锡第一次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时,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空气是混合物。
原理: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2P2O5
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让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完);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2)不能用硫、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压强变化小),改进方法是集气瓶内预先装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铁丝(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其性质:物性:无色,难溶于水;化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和红磷反应)。
3、空气成分: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体积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4、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分子)组成,如空气,各种水(除蒸馏水),煤、石油、天然气,乙醇汽油,合金,大理石,各种溶液;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如干冰,冰水混合物
5、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2.5);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6、空气成分用途:氮气: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稀有气体:电光源(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氦气:填充气球。
7、绿色化学: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
课题2 氧气
1、氧气性质:木炭在氧气燃烧发出白光;硫粉(淡黄色)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红磷(暗红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烟,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白烟,防止污染空气;降温);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细沙或加少量的水,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氢气燃烧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甲烷燃烧蓝色火焰。
2、燃烧和缓慢氧化: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3、化合反应:多变一。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课题3 制取氧气
1、氧气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法:(1)原理:2H2O2 MnO2 2H2O+ O2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2KCl + 3O2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3)收集方法:①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 向上排空法(密度比空气大);(4)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6)催化剂: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7)选择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3、化合反应:多变一,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分解反应:一变多,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分子性质:(1)质量体积小;(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有间隙(热胀冷缩,体积变化时,分子大小不变);(4)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由原子构成。
2、物质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结合),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结合或含有原子团的;(3)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由该微粒来保持。
3、分子和原子:(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2)化学变化(反应)的实质: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3)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变,原子种类一定不变;(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1、原子结构:(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2)原子核和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分子、原子和中子不带电;(3)氢原子无中子;(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我国化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贡献。
2、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2)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3)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4)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3、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1)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表示离子个数;(2)常见离子:锌离子(Zn2+)、钙离子(Ca2+)、钡离子(Ba2+)、钠离子(Na+)、镁离子(Mg2+)、氯离子(Cl-)、铝离子(Al3+)、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铜离子(Cu2+)、银离子(Ag+)、铵根离子(NH4+)、氢氧根离子(OH-)、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硫酸根离子(SO42-)。
课题3 元素
1、元素: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地壳元素含量:氧、硅、铝、铁;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元素为碳元素;人体含量最多元素为氧元素;人体含量最多金属元素为钙元素;空气中最多是氮元素。
2、元素符号意义:(1)表示某元素,表示某原子;(2)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可表示多个原子,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只有微观意义。
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族数(Ⅰ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
4、周期表结构: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1、爱护水资源途径:一要节约用水,二要防治水体污染。
2、保护水资源的方法:(1)防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2)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淘菜水浇花。
课题2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1)净水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2)硬水含较多钙、镁离子(Ca2+、Mg2+)化合物的水,硬水和软化区分方法是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活中用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工业蒸馏法;(3)活性炭吸附杂质,生活中也可用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消毒杀菌方法有生活中煮沸、紫外线照射、通入氯气(Cl2),反应:Cl2+H2O=HCl+HClO,Cl2+2NaOH=NaCl+NaClO+H2O。
2、过滤:(1)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2) 玻璃棒作用:引流;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课题3 水的组成
1、电解水:(1)加氢氧化钠或硫酸钠作用:增强水的导电性;(2)正氧负氢,氢二氧一;(3)结论:宏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2、氢气:(1)制法:Zn+H2SO4=ZnSO4+H2;(2)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3)氢能源三大优点:产物是水无污染、放热多、制取原料是水来源广;(4)点燃前检验纯度;(5)未广泛应用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3、化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食盐、纯碱、冰和水;单质: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液氧、液氮、金刚石、红磷、水银等;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如水、干冰、氧化铁。
1、化学式意义:(1)表示某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2)表示一个某分子;(3)表示一个某分子是由几个某原子构成的。
2、化合价:(1)单质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通常氢+1价,氧-2价,氯-1价;(2)一价氢铵钠钾银,二价氧钙钡镁锌;(3)原子团:氢氧根(OH-)-1价,硝酸根(NO3-)-1价,碳酸根(CO32-)-2价,硫酸根(SO42-)-2价,铵根(NH4+)+1价,硝酸铵(NH4NO3)氮元素化合价前—3价,后+5价
3、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第五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1)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都不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变,分子数目可能变;(3)守恒原因: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4)化学反应中有气体或烟,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1、常考化学方程式:
制氧气: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2KCl+3O2
2H2O2 MnO22H2O+O2↑
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H2O
炼铁:Fe2O3+3CO 高温 2Fe+3CO2
电解水:2H2O 通电 2H2↑+ O2↑
含钙化合物相互转化:CaCO3 高温CaO+CO2
CO2+Ca(OH)2=CaCO3↓+H2O CaO+ H2O= Ca(OH)2
有机物燃烧:CH4+2O2 CO2+ 2H2O C2H5OH+3O22CO2+3H2O
其他:4P + 5O2 点燃 2P2O5 2H2 + O2 点燃2H2O
C+CO2 高温 2CO CO2+H2O=H2CO3
H2CO3= CO2+H2O Cu+2AgNO3=2Ag+Cu(N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