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总复习资料整理

2022年8月16日22:02:04八年级上册文言文292阅读模式

语文版八年级(上)文言文总复习

余永忠

小石潭记

一、文学常识

⒈本文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其出生于河东,故称柳河东。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写本文时,他正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

⒉“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⒊古代四大文体指记、表、铭、说,“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或叙事或写景,或状物。

⒋本文按游踪顺序,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着重渲染了冷寂落寞、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忧伤、孤寂、愤懑、抑郁的情感。(主题)

二、按原文填空

⒈作者笔下的小石潭的特点是:(1)石底:写出文中相关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水尤清冽,这一特点是通过写潭中鱼来实现的

⒉第三段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⒊第四段作者抒愤懑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⒋表现作者出游心情的句子:心乐之。

⒌描写小石潭概貌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⒍写出文中形容流水声音清脆悦耳的句子:如鸣佩环。

⒎写出描写石奇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⒏写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9.写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也。

10.写出潭上景色给人感受的句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注音或写汉字

怡(yí)然   俶(chù)尔  翕(xī)忽  参(cēn)差(cī)  差(cī)互 悄(qiǎo)怆(chuànɡ)  幽邃(suì) 篁(huánɡ)竹  清冽(liè) 日光下澈(chè)  为坻(chí) 为嵁(kān)  摇缀(zhuì)  翠蔓(màn)

四、通假字

日光下澈(澈——彻,穿过,透)

五、古今异义

⒈崔氏二小生     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⒉乃记之而去     古:离开          今:从此地到彼处

六、一词多义

全石以为底(把,用,介词)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⒈ 以  卷石底以出(用法同“而”,表修饰)

⒉ 可   不可知其源(能够)

以其境过清(因为)                           明灭可见(能够)

怡然不动(……的样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表数目不确定)

⒊ 然                                       ⒋许     杂然相许(赞同)

然往来翕忽(然而)                          曳屋许许声(hǔ,拟声词)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心乐之(助词,补足音节)

⒌清                                        ⒍之

水尤清冽(清澈)                              乃记之而去(代词,小石潭的情景)

全石以为底(作为)                           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

⒎为                                        ⒏若

为屿(成为)                                 若毒之乎(你)

其岸势(它的,小溪的)                       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

⒐其    其境过清(指小石潭的)               ⒑而    乃记之而去(连词,表顺接)

不可知其源(指小溪)                         隶而从之(连词,表并列)

七、词类活用

⒈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作状)

⒉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蛇爬行那样,名作状)

⒊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名作状)

⒋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名作状)

⒌从小丘西行(向西,名作状)

⒍下见小潭(向下,往下,名作状)

⒎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使动用法)

⒏心乐之(以……为乐,因……感到高兴,意动用法)

八、指出下列句子所属特殊句式,并翻译

⒈全石以为底。句式:宾语前置

译:(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句式:省略句

译:太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不动。

⒊坐潭上。句式:省略句

译:我坐在潭边。

九、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⒈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排比)

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似与游者相乐也。(拟人)

⒊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比喻)

⒋其岸势犬牙差互。(比喻)

十、掌握注释及翻译

十一、阅读理解

⒈分别概括各段段意

第1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写石潭全貌(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写潭,树)

第2段:描写潭水和游鱼(写水、鱼)

第3段:探究小潭的水源及岸势(源头,岸势)

第4段:作者对小石潭的印象和感受(写感受、抒愤懑)

第5段:记同游者(缀述同游者)

⒉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行、隔、闻、伐、取、见

⒊第1段写景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写了水、石、树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水清、石奇、树美。

表现小石潭周围美丽环境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⒋作者写游鱼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写鱼?

①实写鱼虚写水,写鱼同时是写水,通过鱼的活动来衬托水清。

②表达作者愉悦的心情。(侧面描写)

⒋第③段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景物,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源流曲折、岸势差互。

⒌“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一句写了潭水之源的神秘莫测,其中有何深意?

回望自己的人生境遇,而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的潭的源头,渺茫和遥远。

第④段中,“不可久居”的原因是:以其境过清。

第④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被贬后忧伤、孤寂愤懑的心情。

⒍作者描写游鱼、潭水和潭上景物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不同感情?

潭水空明澄澈,游鱼动静相得,生动传神,其中蕴含着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感情。潭上景物凄清幽邃,其中蕴含着作者被贬之后抑郁忧愤的感情。

⒎与郦道元的《三峡》比较,说说两文在写景上的异同。

两篇都是描写山水胜景的著名散文,郦道元的《三峡》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则是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于景中。

⒏第二段明写(实写)鱼,暗写(虚写)水,写鱼同时是写水。写鱼在水中嬉戏,一静一动,活泼可爱。作者采用以实衬虚(侧面描写)写法,与齐白石的绘画“只画飞鸟,不画天空;只画游鱼,不画流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写鱼和人之间没有一点遮挡,才会有如此情趣相通,真可谓神来之笔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⒐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心情变化的?

刚开始无忧无虑、欣然而往,但由于小石潭景致的寂寥凄清,让作者联想到自己谪居永州,抱负无从施展、难免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

⒑失意文人除了柳宗元外,还有谁?写出两位。

《记承天寺夜游》

一、填空

⒈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东坡文集》。

⒉本文以“月”为线索,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光下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主题)

二、注音或写汉字

寝(qīn)藻荇(zǎo  xìnɡ)遂(suì)深邃(suì)

三、古今异义

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    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闲人  古义:悠闲自在的人今义:无所事事的人

⒉月色入户               户    古义:门           今义:窗子

四、主要问题

⒈文中集中写景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庭院月色。

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现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画龙点睛。文章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铺垫,表现被贬官的愤懑抑郁又自嘲、自解、自慰的心情和乐观豁达的心境。

⒊写出三句含有“月”字的古诗词名句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⒌《水调歌头》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缺,此事古难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出处是《孟子》,《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⒉孟子,名 轲,字子舆,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并称其为“亚圣”。

⒊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⒋《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二、根据要求填空或按要求默写原文

⒈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⒉本文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写出两个与题目两个分句意思相关的成语,并解释。

(1)多难兴邦:国家多灾难,可激发人民发奋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

(2)玩物丧志:只顾欣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志气。

⒊第二自然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先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经受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为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⒋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成的,文中能表现磨练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⒌全文写法上,层层深入,结构严谨,论证有力:

“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

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⒎本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人们广为传诵,成为名言。请你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⑶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三、字音、字形

舜(shùn)   畎(quǎn)  傅说(yuè)   游说(shuì)  胶鬲(ɡé)   管夷吾(wú)

孙叔敖(áo)   百里溪(xī)   拂(fú)乱   法家拂(bì)士

四、通假字

⒈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释:增加

⒉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          解释:阻塞,不顺畅

⒊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释:辅弼,辅佐

五、古今异义

⒈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被起用          今义:送出,发生

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被举用          今义:往上托,推举

⒊征于色,发于声             古义:证验,表现      今义:走远路,打比方

⒋而后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说明,打比方

⒌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古义:这样以后,这样……才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⒍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这些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⒎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在里面,指国内(名词)    今义:进入(动词)

⒏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在外面,指国外(名词)     今义:出去(动词)

⒐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六、一词多义

⒈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                 ⒉ 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的,代词)

发于声(发出,抒发)                              斯是陋室(是,判断词)

⒊拂  行拂乱其所为(fú  违反,阻挠)           ⒋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入则无法家拂士( bì辅弼,辅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给)

征于色,发于声(在)

生于忧患(由于)

⒌而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后”,然后)

⒍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七、词性活用

⒈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

⒉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使动用法

⒊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

⒋空乏其身                  空乏:使……穷困缺乏

⒌行拂乱其所为              乱:使……颠倒错乱

⒍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惊动         使动用法

⒎然后知生于忧患            生:使……生存发展

⒏而死于安乐也              死:使……萎靡死亡

⒐人恒过                    过:犯过失,犯错误(名词作动词)

⒑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国内(动词作名词)

⒒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国外(动词作名词)

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敌对的(名词作形容词)

八、文言句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畎亩之中”做“发”的状语,“于版筑之间”做“举”的状语,此句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还是被动句)译: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

九、阅读理解

⒈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分别指出这六人的人名及身份:

⑴舜(农民)  ⑵傅说(工匠)  ⑶胶鬲(商贩)   ⑷管夷吾(囚犯)  ⑸孙叔敖(隐士)

⑹百里溪(奴隶)

这六个人的共同点是都出身卑微,历经磨难,又都有所作为。

⒉第一自然段,从议论的角度看,它的作用是:

为下文论述论点提供有力的事实论据。论证方法:事实论证

⒊第一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作用是:概括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突出“生于忧患”这一中心论点,增强语势。

⒋从行文看,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人”指上述六人及此相似的其他人,作者认为,对那些将要委以重任的人物,应该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练,最终达到今天人们说的“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中的“成钢”、“成器”的境界。

⒌本文开头列举一系列的历史人物,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第三段第一句从正面讲人处困境才能奋发,第二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反面讲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本段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

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说明人处境能激发斗志的道理。

⒎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强调或议论的重心应在其中的“生于忧患”一句。

⒏全文先后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⒐第四段独立成段,作用:强调,突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⒑你能列举出一个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吗?

例:吴越之战后,越王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取得胜利;而吴王夫差却贪图享乐,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⒒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

答:磨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人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乐。

⒓孟子认为只有逆境可以造就人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观点:(1)逆境可以造就人才。(2)顺境也可以出人才。(3)顺境和逆境都可以出人才。

阐述理由:(1)树立远大志向。(2)不满足于现状而艰苦奋斗。

⒔应当怎样认识“故天降大任于是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都是正确的。对于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于一个国家树立正确的治国策略都有积极的认识作用。它从思想、身体、心性、才能等方面,揭示了磨难和艰苦的生活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可以启发人们正确地对待所遭受的挫折和困苦,激励人们在逆境中看到希望,进而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段话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孟子是以静止和片面的眼光,夸大了磨难对于身体的影响,把艰苦的生活看成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排除了顺境造人的可能性,这是孟子思想局限性的体现。

《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⒈《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我们接触过的史书还有纪传体史书《史记》。(作者司马迁,朝代西汉)。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相传系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

⒉《左传》也称《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我过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多用史实解释《春秋》,与用义理解释《春秋》的《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⒊“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我过古代这样的战例还有:○1淝水之战○2赤壁之战○3官渡之战。

二、成语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后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彼竭我盈:对方的勇气耗尽了,我方的士气正高涨。

辙乱旗靡:车迹杂乱,军旗倒覆。形容军队溃败之状。

再衰三竭:力量已经衰竭耗尽。

三、按要求默写

⒈曹刿请见的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⒉“忠之属也”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⒊《曹刿论战》中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其中“取信于民”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认为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

⒋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理由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⒌曹刿认为抓住有利反攻的时机是指“彼竭我盈”之时。

⒍曹刿论战的依据是“夫战,勇气也”:“夫大国,难测也”。

⒎为何待齐人“三鼓”而后“鼓”?“夫战,勇气也……故克之”。

⒏为何“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夫大国……惧有伏焉”。

⒐“肉食者鄙”中的“鄙”在战前表现在:“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战中表现在“公将鼓之”,“公将弛之”。战后表现在“公问其故”。

四、字音字形

曹刿(ɡuì)   又何间(jiàn)焉   弗(fú)小信未孚(fú)   玉帛(bó)   下视其辙(zhé)

登轼(shì)   败绩(jì)   遂(suì)逐(zhú)齐师   夫(fú)战   旗靡(mǐ)

五、古今异义

⒈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jiàn              今义:隔开,不连接jiàn

中间,空间或时间jiān

⒉肉食者鄙           古义:鄙陋,目光短浅     今义:卑鄙,道德品质恶劣

⒊牺牲玉帛      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或某种利益

⒋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狱,监禁罪犯的地方

⒌忠之属也   古义:竭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今义:忠诚

⒍必以情             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

⒎再而衰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⒏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⒐弗敢加也           古义:虚夸               今义:增加

⒑齐师伐我          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

六、一词多义

⒈从    民弗从也(听从)                      ⒉间   又何间焉(参与)

战则请从(跟从)                              其间千二百里(间隔)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⒊请    曹刿请见(请求)                      ⒋作   一鼓作气(振作)

战则请从(请允许)                             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奋起)

⒌属    忠之属也( shǔ  类)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zhǔ  连缀,连续)

⒍夫    夫战,勇气也(fú  句首发语词,表示抒发议论)

荷担者三夫(fū  成年男子)

⒎故    问其故(原因)                        ⒏其     其乡人曰(他的)

故克之(所以)                                下视其辙(他们的)

公问其故(其中)

⒐之    肉食者谋之(代词,这件事)            ⒑以   何以战(凭借,用、靠)

公与之乘(代词,指曹刿)                       必以分人(把)

小大之狱(的,结构助词)                       必以情(按照)

公将鼓之(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必以信(用)

公将驰之(代词,指齐军)

⒒于    战于长勺(在)                        ⒓焉     惧有伏焉(于此,兼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又何间焉(呢,语气词)

七、词性活用

⒈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名词作动词

⒉公将鼓之             鼓:击鼓,名词作动词

⒊惧有伏焉             伏:伏兵,动词作名词

八、文言句式

⒈何以哉?(“何”是“以”的宾语,本句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即“以何哉”)

译:“您”凭借什么作战?

⒉战于长勺(“于长勺”作“战”的状语,本句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译:在长勺交战。

⒊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此句是判断句)

⒋译:作战,是靠勇气的。

⒌必以分人[省略句“必以”后省略宾语“之”,即“必以(之)分人”]

译: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⒍可以一战[省略句,“可以”后省略宾语“之”。即“可以(之)一战”]

译: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即“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译: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衰减了,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

九、阅读理解

⒈标题“曹刿论战”意思是曹刿论作战的道理,所以文章的重点不在记叙战斗情况,而在记叙曹刿“论”战略、战术。

⒉文章结构

第一自然段:写战前记述曹刿一次次询问和批驳庄公的有关看法,最后得出得民心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第二自然段:写战中,记述鲁军与齐军战于长勺,击溃敌军的经过。

第三自然段:写战后,记述庄公问,曹刿答,从而揭示曹刿非凡的战略思想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⒊给第一段划分层次,并写出层意

分三层:十年春……公将战。//曹刿请见……乃入见。//问:“何以战?”……战则请从。//

第一层:简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出战的打算。

第二层:通过写乡人劝阻曹刿,曹刿解释说明,表现了曹刿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和敢于负责的态度。

第三层:写曹刿一次次询问庄公迎战的政治上的准备,最后得出:获取国人的信任,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也可分为两层:十年春……乃入见。//问:“何以战?”……

第一层: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⒋“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作战的对象和战争的性质。

⒌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

⒍第一自然段曹刿与鲁庄公谈话的中心内容是:“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

⒎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忠之属也”,那么“忠之属也”的实质是取信于民。(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⒏“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⑴点明请见的原因,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

⑵ 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⒐“既克,公问其故”在文中的作用:

⑴ 结构上,承上启下  ⑵内容上写出了曹刿的远见,也写出了打了胜仗却不知其故的庄公的“鄙”。

⒑“彼竭我盈”指的是什么时候?

齐人三鼓进军后,鲁人才第一次击鼓时。

⒒找出选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⑴“三而竭”照应上文“齐人三鼓”“齐师败绩”

⑵“视其辙乱,望其族靡”照应“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⑶“公将战”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遥相呼应

⑷“可以一战”与下文两次“可矣”相照应

⒓本文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是对话描写。

⒔分别用两个成语概括曹刿和鲁庄公的性格特征:

曹刿:深谋远虑              鲁庄公:鼠目寸光

文中对二人的描写形成对比,课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来刻画人物。

以第二段为例:“将鼓”“将驰”表现了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曹刿的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而“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证明了曹刿指挥的正确。

⒕“远谋”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篇的文眼,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⑴战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与庄公会面时,曹刿分析了庄公的二次答话,皆着眼于“民”。这就是他的“远谋”。

⑵战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⒖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什么作用?

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作用。

⑴善于抓住有利战机,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后发制人。

⑵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步步谨慎。

⒗分析曹刿、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曹刿:⑴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略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参战。

⑵有卓越的政治远见,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⑶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战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后发制人,详察敌情,知己知彼。

⑷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技巧。

鲁庄公:

看法1:⑴政治上昏庸无能,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⑵军事上无知,作战时急躁冒进,不察敌情,迫不及待地“鼓之”“驰之”。战争结束后,不知取胜的原因。

看法2:是位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君主,是能体恤民情的开明君主,是具有乐于纳言,从善如流精神的君主。

⒘概括本文的中心: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知己知彼等。

1⒏课后练习三:曹刿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解释。

曹刿这句话是对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答话的肯定,他认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作为国君应尽心尽力为人民做好事来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忠于职守在今天依然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我们应努力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

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16日22:02: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