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2022年8月20日16:10:28七年级上册语文10,252阅读模式

七年级上册

第1课  

朱自清

思考探究

一、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写景抒情的美妙,提高朗读能力和欣赏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达个人创见。提示学生关注课文3—7段。

参考答案:课文描绘了五幅春日图景。1.春草图(草报春),2.春花图(花争春),3.春风图(风唱春),4.春雨图(雨润春),5.迎春图(人迎春)。

二、课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试找出一些段落细加品味,并跟同学、老师分享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课文的“童趣”和诗味表现在语言上,浅近、清新、优美、活泼,贴近学生的阅读需求;也表现在语言文字所创造的画面意境上,充满美丽的形象,又有引人遐思的深远意境。

参考答案:参考“课文研读”的相关内容,可以欣赏课文中的一处描写,也可以欣赏一个段落。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创见。

  • 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训练其书面表达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注意要有想象的成分,还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

参考答案:第一问参见“问题探究”3中的分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二问,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可以写一个比喻句,也可以写多个比喻句。

“问题探究”3节选: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娃娃”是新的、生长着的;“小姑娘”是漂亮的、欢快的;“青年”是强壮的、有力的。另一方面通过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来表现春天的动态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积累拓展

  • 想象下列各句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4.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设计意图:落实到字词训练语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不仅要理解语句的显性意义,更要挖掘它们的深层内涵。

参考答案:1.两个“盼望着”,语气应该是递进的,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春天”本无脚步,是作者想象有的。没说“来了”,只说“近了”,是从春天刚起步说起。这是课文的开头,一上来就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2.“偷偷地”和“钻”,表现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仿佛有灵性、有个性。“嫩嫩的,绿绿的”是定语后置,本来应该放在“小草”前面。后置之后,改变了正常的语序,造成语言的抑扬顿挫效果,而且句子变短了,也造成一种短而快的语流节奏。

3.这一长串短句,有一种鲜明的语言节奏。“像眼睛”“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是拟人,用想象的笔法写出野草的情态。

4.这里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五、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积累精彩语言,训练朗读能力。

参考答案:关于重音和停连,参考“资料链接”中的相关内容。

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一般用着重号

“.”标示在词语下面。例: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

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

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例如: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第2课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思考探究

  • 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脉,并练习口语表达。

参考答案:济南冬天最主要的特点是“温晴”。“温”,是相对于严寒或酷热而言,气温宜人;“晴”,则是相对于“阴”而言,不仅是指天气的晴朗,而且有色彩,鲜明而不单调。作者写了济南四周的小山,写了雪景,写了济南的水,通过这些景物表现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描述时,要注意全面、贴切、生动。可先参照课文在心里默述,待熟练之后再口头复述。

二、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跟同学做一点儿探究。

设计意图:本题在上一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参考答案: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积累拓展

三、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训练文学欣赏能力。

参考答案:1.“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

2.山竟然有人一样的动作,把济南安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还会说话,像人一样有爱心。这是拟人的写法,其实是对济南的山作想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热爱之情。

3.写雪后夕晖,非常美。最生动的是把“薄雪”比成人,有感情,会害羞,比单纯的客观写景要好。

四、根据你的理解,标出课文第3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训练朗读技巧,掌握标注重音和停连的方法,以增强良好的语感。需要提醒的是,这里标注的重音和停连只是参考,不是唯一正确的。

参考答案: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 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将阅读所得转化为写作所能,是阅读的迁移与深化。提示学生抓住最物特点来写,并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主要是两点一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二是融情于景的写法。

参考答案:略。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思考探究

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结合四言诗的体裁特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作的景物描写,体认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抓住诗中的重要之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参考答案: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揣摩语言,训练语感,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参考答案:这一联千古名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认真品味。首先要理解字面的意思。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可见船在江正中,而写景的观察视点又是在船上,所以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这样的诗句。这两句还有更深远的象征意义,即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两岸阔”“一帆悬”是精整的对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这道题提示学生发挥想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丰富诗中的画面内容,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四、《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激发阅读时的画面感,训练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参考答案: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点,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只有最后一句的“在”例外),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关联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处在于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积累拓展

五、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朗读下列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课外再搜集一些。

1.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扩大视野,增加古诗词名句积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略。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思考探究

一、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整体把握全文情感起伏的脉络。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题目,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本文的感情有一个统一的基调,但各个段落也有节奏的变化。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而优伤的;叙述的语气平静而内敛。作者在追悔往事的悲痛情绪中,又有一份领悟生命意义的豁然达观。第1段,要读出“我”与母亲对话时的激动语气;第2段,语气陡然低沉;第3段,略有一点儿轻松愉快的语气;第4段又陡然低沉,这是独句段,要读得特别缓慢、沉重;第5、6段,也要读得沉重、痛心。读第7段之前,要停顿较长时间,拉开回忆的时空;第7段要读得沉着、淡定,读出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感觉。总之,本文的感情一张一弛、一高一低,朗读时要注意节奏的起伏变化,不能把全文读成一种语速、一个腔调。

题目的表层意义是,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深层的意义是,“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过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如果说,题目中的“怀念”直接指向母亲,那么“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二、课文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中。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为什么?可以参考下列细节,也可以自己再找一些。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细节,从细节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当“我”脾气暴怒、砸碎玻璃、猛摔东西时,母亲并没有马上劝说、安慰、制止“我”,而是“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悄悄”和“偷偷”的细节,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深深地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甚至需要一个人发泄,她用宽厚的母爱容忍着儿子的暴怒,同时又担忧着儿子,怕他有什么过激行为伤害了自己,所以还要“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躲出去了,她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儿子。“悄悄”和“偷偷” 的无声动作背后,是她疼痛不已的揪心;下文写“她又悄悄地进来”时,“眼边儿红红的”的细节,正是这种心情的流露。

2.当“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此时的母亲是怎样的痛心焦急!她多么想立刻扑灭儿子轻生的念头,立刻阻止他的自暴自弃!儿子的痛苦在母亲心中已经加倍,母亲却没有跟儿子一起抱头痛哭,而是“忍着哭声”,她是以怎样强大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悲情,怎样努力地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啊!

3.当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要“挡在窗前”,这位细心的母亲,唯恐飘零的落叶又勾起儿子悲观的情绪。她那憔悴的面容,既显示着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又显示着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那央求的神色,表现出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读来令人心酸不已。

三、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文中两次出现的“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领会母亲对儿子的无比珍爱和深切希望,进而思索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生活。

参考答案:“好好儿活”,一句朴素至极的话语,寄予着母亲对儿子最纯粹的爱与期望。当“我”在命运的重创中痛苦绝望甚至要轻生时,母亲没有给“我”讲什么人生道理,她也来不及想什么道理,只是近乎本能地急切说出:“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她是在恳求着儿子坚强起来,珍惜生命。母亲离世后,“我”和妹妹领悟到母亲临终前没有说完的话:“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母亲临终前,还没有看到儿子蹚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看到女儿的成年,她那没有说完的话,是满怀的牵挂和揪心,也是对儿女未来生活的期望——期望儿女们无论遭受了怎样的打击,都要珍爱生命, 勇敢地活下去, 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从课文中母亲对儿子期望的“好好儿活”,还可进一步想想:身体健康的我们,又该怎样“好好儿活”?

积累拓展

四、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深沉含蓄地感情。

参考答案:1.“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

2.“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遗恨的心情。

3.“绝”和“竟”,说明作者当时对母亲病情的严重、对母亲永远的离去,毫无思想准备;如今想来,追悔莫及,肝肠寸断。

五、课文第1段与第3段两次写到“我”与母亲的对话。小组合作,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标出这两段文字的节奏。尝试分角色朗读,注意传达出“我”和母亲在两次对话中不同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段对话的细读,体会作者和母亲的感情,同时训练朗读技巧,深化对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参考答案:第一段对话中,“我”的情绪极端痛苦、绝望、暴躁,母亲则是强忍悲痛、好语相慰;第二段对话中,母亲是喜出望外、激动难耐,以至于“絮絮叨叨”,“我”则是勉强应付。

第6课  散步

莫怀戚

思考探究

一、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作者标题的妙处;其次积极调动自主阅读的感受,开放地理解课文。拟题可以从文章的细节、主旨、感情色彩等多角度出发。

参考答案:课文题为《散步》,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此外,具象化的题目,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基于对文章所叙事件和细节的不同关注点,可以拟出《一家人》《三代》《儿子和母亲》《初春的田野》等题目;也可以基于对主旨的不同理解(“和谐”“孝道”“责任”“生命”“选择”等),拟出抽象的题目。

二、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语句,深入思考文章的主旨和情味。

参考答案:作者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从深层理解来说,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含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三、本文以叙事为主,其中穿插了一些写景的语句,把它们找出来,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欣赏叙事散文时,注意品味散文的诗意和情致,而不是仅仅弄清文章写了什么事、什么人。

参考答案:课文中写景的语句有: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些景物描写,点染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传达出万物复苏的生命感慨,还展现了一家人散步的美好情景和幸福心情。

积累拓展

四、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句: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

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设计意图:关注本文语言上的显著特点。

参考答案:课文中的对称语句还有: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这些对称的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

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两句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五、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与同学一起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并试着通过朗读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认识到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感情基调。与同学一起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并试着通过朗读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描述或概括文章感情基调的词语,并无固定答案。既可以从文章表达的情感特质来说,也可以从叙述语调来说。

《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是:沉痛、感伤、悲慨、压抑,结尾处又有一种达观释然的宁静。

《散步》的感情基调是: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有些语句也有含蓄未言的深意。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思考探究

一、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文言的精粹和简练,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异,并在疏通文意、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内容,练习表达能力。注意,讲述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讲述时应让学生合上书本。要力求讲得生动有趣。

参考答案:略

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设计意图:提示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不做简单判断。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培养他们对生活细微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升他们品味语言的独特的审美能力。

参考答案: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学生可以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也可以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理解古人所说“方正”的含义,把握陈元方这一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

设计意图:积累文言词语。

1.不久,一会儿

2.撒盐空中差可拟。

2.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不如,不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离开;   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约定;   舍弃

五、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其中有一些尊称和谦称。读一读,说说它们分别用于指称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言中称谓词语的语体色彩,提高文化修养。尝试在言语交际中适当使用,使言语表达更加文雅和得体。

参考答案:略

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思考探究

一、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1.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你的依据。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弄懂大意,了解结构,培养梳理和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1.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

通过第9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这一承上启下的过渡,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连接起来。

2.“乐园”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百草园里抓虫子、拔野草的乐趣;听长妈妈讲美女蛇故事的乐趣;在大雪天里跟闰土父亲学捕鸟的乐趣。

3.本题带有开放性,注意鼓励学生自己概括,并讲述自己的理由。

示例:“快乐”

依据:作者对早年读书生活的回忆重心并不在其苦,而在其乐。写了读书时偷跑进后花园折蜡梅花、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还写了被老师发现,回书屋,“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听老师一个人大声入迷地朗读;又有趁老师读书入迷,“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等课堂生活的细节描写。其中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儿童的快乐,一种成年人再也没有的单纯的快乐。

二、有人认为美女蛇的故事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这个题目既涉及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引导学习文章的章法。

参考答案:美女蛇的故事虽然与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没有关系,作者却由此开始生发出联想。“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先由百草园的草联想到草中的赤练蛇,再由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故事。很明显,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而这故事让“我”产生了“做人之险”的感受,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所以多年以后“我”还清楚地记得。这一段看似闲笔,却写出了儿童的心理,写出了童年的“我”的心目中世界奇特的色彩,是全文有机的组成部分。

三、文中的“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却不予回答;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先生还有哪些看似矛盾的表现?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描写理解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人物的复杂性、多面性。学生可以自主评价,持之有据即可。

参考答案:略。

积累拓展

四、朗读并背诵第2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完成练习。

1.这一段描写景物,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2.“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仿照这段文字,描写一处景物,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200字左右。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精读能力,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说出精妙所在,并模仿着学习描写景物。

参考答案:1.文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形、声、色、味俱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拥肿”“像小珊瑚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是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的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

2.“单是”后面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前两个“不必说”不仅突出了“单是”下边的内容,还表现了鲁迅一一历数儿时趣味时的欣喜,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一种情趣。

3.略。

五、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 鲁迅了吗?你觉得这个“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和《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的? 请结合本单元后的“名著导读”栏目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设计意图:结合“名著导读”,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朝花夕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文章主题具有多义性,学生能结合文本及相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略。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

思考探究

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设计意图:本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

1.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用不正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一点儿体会。

参考答案:见前面“课文研读”和“问题探究”里的阐释。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积累拓展

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结合自身体会,把握课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中几个核心观念。

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这里用第二义。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忠”,指尽心尽意,是与他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五、《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些,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搜集,体会古代文化传统在今天的延续,积累语词。

参考答案:略

第12课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思考探究

一、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的方式,厘清课文思路。

参考答案: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4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我们大家要学习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做总结,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白求恩最突出的特质,所以放在第一点重点说;“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所以紧接着来说;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具体业务的追求,放在后边说,也体现出先政治,后业务的认识原则。

二、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最重要的写作特点。本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在对比中把握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
白求恩 “极端的负责任” “极端的热忱”“满腔热忱” “对技术精益求精”
不少的人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已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效果——本文不仅是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教育全党,向白求恩学习,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三、背诵课文第4段。将这一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并说说两个层次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设计意图:旨在细读第4段,厘清课文局部的写作思路。

参考答案:这一段包含两个句群,前四句是一个句群,后四句是一个句群,先记叙自己同白求恩的交往,后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回忆同白求恩的交往,按时间顺序,先后说了会面和通信,语言非常朴实,感情非常真挚。从上一句群到下一句群,从“我”的心情扩大到大家的心情,思路十分顺当。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是对上文的总结。接着进一步阐明学习的意义,同时也是对白求恩同志高风亮节的崇高评价。

积累拓展

四、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尝试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设计意图:课文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本题设计旨在通过对两个特殊的句式的理解,体会课文的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1.此处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2.充分发挥“大有利于人民”这个意思,具体精微地分析阐述为五个方面。用5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一组排比,议论热情洋溢,语气非常流畅,收束非常有力。

五、除了毛泽东,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等。课外阅读这些文章,小组交流:白求恩大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

设计意图:旨在结合课外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探讨白求恩优秀品质的现代价值。

参考答案:略。

第13课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思考探究

一、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设计意图:在练习默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结构,感知课文内容,弄懂大意,培养学生梳理和概括的能力。

参考答案: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再见牧羊人 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最后一次相见 87岁,年事已高;住在自己凭一已之力建成的乡间。 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貌。

二、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___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示例:

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

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

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

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描写理解人物形象。学生可以多角度评价,但要言之有据,要能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课文中说:“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在高原中独自一个人生活,他处在完全的孤寂中,语言对于他已经不是必需品。“我”与他的几次见面,他话语都不多,基本是有问才有答,关于个人的一些信息,都是在“我”的“不断地询问”下才道出。这也说明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还可以总结出:“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他是一个有着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的人”,“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私心的人”,“他是一个勤劳的人”,“他是一个有着心灵的伟大节操的人”,“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他是一个单纯的人”,等等,注意要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证明观点。

三、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学生能结合文本及相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能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略。

积累拓展

四、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设计意图:本题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文外,在感受人物性格、体会故事主旨的基础上,参考其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略。

第15课  诫子书

 

思考探究

一、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文意,互相质疑解难,尝试翻译课文。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握大意,理解文本内容。

参考答案: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二、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文中关键语句,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自己的体会。

参考答案:

1.以宁静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生活来培养品德。(自己的理解从略,能结合文本和现实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2.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自己的理解从略,能结合文本和现实体验,言之成理即可)

三、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深人理解作者的思想。

参考答案:文中关于“志”的语句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非志无以成学”。文章很重视“志”的作用,一方面要靠淡泊、宁静以“明志”,也就是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一方面强调无“志”则不足以“成学”,意谓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

积累拓展

四、课文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试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美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诵读文言的能力,通过诵读深化理解,体会美感。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郑振铎

思考探究

一、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全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设计意图:运用摘录和概括等阅读技巧,引导学生总结三只小猫各自的特点和命运,梳理“我”及家人对它们的印象、感受,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参考答案: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流浪猫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不好看。“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性情 很活泼。“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更有趣,更活泼。会爬树,捉老鼠。“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不活泼,忧郁,懒惰。“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在家中的地位 很受喜爱。“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很受家人的宠爱。“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结局 病死 丢失 死亡

二、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其背后的思想情感内涵。

参考答案:第一句话表现了这只猫的死带给我们的感受,虽然难过,但还不至于太伤心,也为后面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第二句话表示我们全家伤心的程度加深了,在结构上起着总结上文的作用,又为下文被动收养流浪猫做了铺垫。第三句话比上句程度更深,一个“永不”显示了作者态度的决绝,放在文章最后,既呼应了开头,又开拓了文意,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三、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作者的叙述中抓住主要信息,横向比较三只猫的差别,以便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论来历,第三只猫本是被人遗弃的,是“我家”出于怜悯拾来的;而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第二只猫是特地从舅舅家要来的。相比之下,第三只猫来得更随意、甚至有些无奈。论外形,第三只猫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第一只猫则白雪球似的可爱,第二只猫浑身黄色,也很可爱。相比之下,第三只猫从外貌就不讨人喜欢。论性情,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懒惰,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更加活泼。所以第三只猫并没有如前两只猫给家人带来许多欢乐。论在家中的地位,第三只猫是若有若无的,大家不大喜欢,不大注意它,第一只猫、第二只猫则是全家的宠物。“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更感到难过的原因,是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主观臆断,认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的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这一点是与文章主旨紧密相连的。作者写猫,并不仅仅局限于猫本身,而是借此阐发了人生哲理,揭示了关爱动物、爱护弱小、反思人类自身弱点的主题,也体现了作者勇于自我反思的自省意识,以及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积累拓展

四、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各句的表达效果。

1.(猫)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2.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

3.真是 “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精彩语句,分析修辞手法,体会其作用。

参考答案:1.比喻。将小猫比喻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2.比喻。将猫比喻为人的伙伴,强调我们全家对这只小猫的深厚感情。

3.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形象生动。

4.比喻。强调我的悔恨和遗憾程度之深,生动形象。

五、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常通过写猫,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课外阅读夏丐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本题以“猫”为线索,但重点不在这种动物本身,而是引导同学课外阅读几个相关文本,体会人与动物的情感关系。其实,在人与动物的关系里看到的,正是人类自我的投射,是人对自身地位、行为的反思。

参考答案:略。

第18课  狼

蒲松龄

思考探究

一、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朗读课文,说说其间经历了哪几次交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叙事线索,理解文章内容。

参考答案∶课文中间的三段写了这三次交锋。第一次∶屠夫惧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随;第二次∶屠夫背倚麦秸垛,"弛担持刀",与两狼对峙;第三次∶屠夫奋起,杀死二狼。

二、找出能够概括文章中心的语句,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心句,理解故事主旨。

参考答案:“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尊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意思是人类富有智慧,一定能战胜任何狡猾凶残的动物。

积累拓展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词性活用的特点。

1.前∶前进。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犬∶像犬一样。

3.—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洞∶打洞。隧∶从隧道里。

四、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出几个来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如狼似虎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设计意图:搜集有关狼的成语,理解它们的含义和文化倾向。

参考答案:大都是贬义词,体现了汉文化对狼的排斥。补充∶狼狈不堪 鹰视狼步 狼烟四起

五、发挥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狼子野心(141字7注)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dūn)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①〔畜(xù)〕养。

②〔厅事〕住所的堂屋。

③〔俟(sì)〕等待。

④〔啮(niè〕咬。

⑤〔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诬,虚假、虚妄。

⑥〔遁逸〕逃跑。

⑦〔贻患〕留下祸患。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开展语言实践。学生可以围绕着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和联想,揣摩一下当时的情境,补充一些细节。

参考答案:略。

第19课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思考探究

一、这篇童话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

提示:

快速阅读时,既要静下心来,努力扩大一次性进人视野的文字数量,也要在每个段落结束时,稍作停顿,想一想: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哪几段的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应该看作一个部分?前后段落有怎样的联系?这样,就大致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复述起来也比较有把握。

设计意图:结合课文训练学生提高快速阅读能力,并整体感知课文。

参考答案:略。

二、阅读这篇童话,回答下列问题。

1.所谓的“新装”根本不存在,但人们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这是为什么?

2.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相,老百姓也都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设计意图:深入理解故事的主旨,体会作者对现实的辛辣讽刺。

参考答案:1.这里的原因可分两层。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这是一层原因。深层的原因则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2.“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的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三、揣摩下列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1.“我倒很想知道, 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当他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

(皇帝心里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你如何理解?)

2.“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这个人很有理智,同时就称职这点来说,谁也不及他。”

(皇帝为什么要先派他的老大臣去看布料?)

3.“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人们为什么要说“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寄寓的讽刺。

参考答案:1.这一句“不大自然”在情节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顺承上文,说明皇帝已经完全听信了骗子们的谎言,又引起下文老大臣的故事。这里表现出皇帝的愚蠢。作者故意将话说得很有分寸,却为后文更辛辣的讽刺积蓄着力量。

2.这段情节紧承上文而来,继续说明皇帝的轻信与愚蠢,又掺杂了些许的疑虑。同时,他对老大臣“理智”“称职”的评价,更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伏笔。

3.这段情节里的三句话,有着递进的关系。爸爸说的话,是在小孩子说话之后,既说明了他对自己孩子的认同和肯定,同时又表现出震惊而惶惑的情态。“最后所有老百姓都说”时,真相已经大白。“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则介于二者之间,表现出人们对真相的逐渐接受。

积累拓展

四、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然后结合生活体验,讨论关于说真话的话题。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一方面联系现实,结合自己的体会,另一方面发挥想象,设身处地体验故事的情境。

参考答案:略。

五、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尝试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课本剧”这一形式,既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揣摩人物形象,体会故事主旨,又锻炼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

郭沫若

思考探究

一、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诗歌,体会现代诗歌之美,通过背诵积累语言,通过转述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并锻炼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略。

二、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神话传说中的悲剧结局有所不同,这样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形象来理解诗意。

参考答案:诗人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幸福、安定的,没有悲剧色彩。其中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参考教参问题探究1)

积累拓展

三、下面是三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朗读这些诗歌,说说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设计意图:延伸阅读,了解牛郎织女这一古老故事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间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牛郎织女”这一古老的故事中,两人为银河阻隔,一年只能相会一夕,从而成为夫妇(恋人)分离的象征。这里的几首诗词,都反用其意。两首唐诗以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反衬永无相会可能的寂寞、痛苦;秦观的词,则更推出新意,以“便胜却人间无数”“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诗句,歌咏了爱情的热烈、坚贞、美好。

四、诗人看到“街灯明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想象着天上有美丽的街市。仰望星空,你会有什么新奇的联想和想象?选择一个天体(如星星、月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尝试诗歌写作。体会诗歌这一体裁的特点。

参考答案:略。

第22课   寓言四则

思考探究

一、阅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免道听途说,应该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以上两题,目的是使学生灵活地理解寓言的寓意,因而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如只限于故事情节本身,就事论事,乃至重复作者的话,那就把寓言学“死”了,失去了寓言的“言外之意”

参考答案:这两题具有开放性,可以各抒己见,不求统一。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一则寓言。

参考答案:“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父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和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此题具有开放性,可以各抒己见,不求统一。

积累拓展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闻而传之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

1.闻:知道,听说。

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道:讲述。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3.亡:没有。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4.中伤:受伤,受害。

5.奈何忧其坏?

5.奈何:怎么,为何。

五、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耳墨斯没有自以为贵,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练习写作。

参考答案∶略。

七年级下册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20日16:10:2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