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2022年8月20日16:15:31中考6,152阅读模式

九年级

九年级上册

第7课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思考探究

一、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章内容。

参考答案:作者在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之后从“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

二、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并理解论证方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作者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和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在论述要敬业这个分论点时,既从正面说了“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又从反面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这属于正反对比论证;引用庄子、孔子、朱熹、曾文正等人的话,属于道理论证;在说到职业乐趣时,用了赛球的比喻,属于比喻论证。通过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材料与观点得以紧密联系起来,并对观点起到支持作用。

三、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推进论证或转移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试从第6、7段中找出这类词句,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参考答案:例如,第6段中,“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作者用关联词“总之”对“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问题进行总结,推进论证的进程,之后用关联词“至于”,把话题转换到具体做什么工作,要看个人的才能,这是对前面提到的“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补充。

再如,第7段开头的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这里将文章的论述点从第6段对“业”可敬原因的讨论,转换到怎样做才是“敬业”上,对“要敬业”这个分论点的阐述起到了推进作用。

积累拓展

四、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事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基本论证方式。

参考答案:“有业之必要”的理由: 1.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2.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3.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4.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5.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6.有创造性的成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凡是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例子”: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十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不抱怨叫苦。

五、作者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对这个观点,你怎么看?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习本文的写法,尝试写议论性文章。

参考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第8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思考探究

一、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观点,理清论证的思路。

参考答案:这封信主要表达了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再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铺陈、对比的写法和浪漫主义的风格,理解圆明园的重要价值。

参考答案:在雨果看来,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它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三、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说理的技巧,体会用“强盗”作比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国家、政府的形象是抽象的,用“强盗”来比喻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鲜明地揭示出英法联军所谓“远征中国”的实质是侵略和掠夺,突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

积累拓展

四、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些反语的含义和作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反语的手法,体会本文讽刺辛辣的特点。

参考答案:

1: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分析:“更漂亮”原本是赞美的词语,这里正话反说,讽刺、批判了额尔金等人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讽刺和愤慨。

2: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分析:按照常理,文明人应该有文明的样子,但是自称文明人的英法两国却对中国进行了最不文明的行动——侵略,对圆明园这个人类文明的典范进行了最不文明的行径——劫掠和焚毁,这里作者用讽刺辛辣的语言道出了英法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实质。

五、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雨果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立场,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参考答案:可参考“问题探究”部分。言之有理即可。

第11课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思考探究

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设计意图:引述陈师道对《岳阳楼记》的著名评论,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风格,注意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的辞采、韵律和诗意,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参考答案:略。

二、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朗读文中精彩语段,比较其中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的情怀。

参考答案:这两段是拟写游人的“览物之情”。第3段以转接连词“若夫”开始,含有假定意味,格调低沉。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风雨图”:“淫雨霏霏”,写阴雨连绵不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写风大浪高,令人生畏;“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写风雨天的晦暗;“樯倾楫摧”,写舟船覆灭的景象;“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写环境的阴森恐怖。第4段以转接连词“至若”开启,虽然也含假设意味,但格调转高。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洞庭晴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写春风和煦,日光明亮,水面平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写水天一色,浩瀚无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飞鸟与游鱼的欢快;“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植物的繁茂;“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写湖上烟雾消散、明月朗照;“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写月映湖水,金色玉光;“渔歌互答”,写渔人之乐。这两段景物描写,是作者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虚拟体验,具有高度概括性质。作者的心境,呼应着景物,与游人共悲欢。第3段,表现出远谪的悲苦、郁闷之情;第4段,表现出心旷神怡、遗忘得失宠辱的乐观情怀。

三、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提示本文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而又层次分明的特点,并作具体赏析。

参考答案: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5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情色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即“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比较分析,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民忧君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积累拓展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前人之述备矣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4.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积累常见文言实词。

参考答案:1.同“嘱”,嘱咐。

2.完备,详尽。

3.至,到达。

4.迫近。

5.国都。

六、岳阳楼是江南名楼,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揽胜,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如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陈与义《登岳阳楼》等。找这些诗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写岳阳楼的著名诗篇,了解古代诗人笔下的岳阳之景、洞庭情怀。

参考答案: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为:“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诗人先写登楼远眺,山水苍茫;再以灵动之笔,写“雁引愁心”“山衔好月”,进而想象醉卧云中,起舞翩翩,表现了乐观旷达的情怀。杜甫《登岳阳楼》诗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以“昔闻”起笔,引出“今上”,在今昔对比中,寄寓了无限感慨;再从地分吴楚、势吞星月方面写洞庭湖的浩瀚广大。诗歌后半部分抒发了漂泊无依、老病孤苦的情怀,读之令人怆然。陈与义《登岳阳楼》诗为:“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诗人先写眼前所见之景:洞庭之滨,江水之西,旌帘在望,夕阳迟迟;再写洞庭湖分割吴蜀的地理位置,抒发了国破家亡后颠沛流离之苦,表现了吊古伤今之悲,颇得杜诗神韵。

第12课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思考探究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体会本文开头景物描写由大到小、层层递进的写法,感受作者叙述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一些标识转接的词语的用法,体会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第2段写山中朝暮、四时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一写人一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三、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本扣着“乐”字叙事、议论的特点,进而体会作者“与民同乐”及援笔为文的丰富感情。

参考答案: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归结起来,这些乐有:1.山水之乐;2.宴饮之乐;3.禽鸟之乐;4.滁人之乐;5.太守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积累拓展

四、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朗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

1.环滁皆山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也”字的用法,体会作者“也字体”叙述语言的独特和精妙。

参考答案:

1.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3.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4.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表示陈述,语气较为和缓。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表示陈述,语气较为和缓。

五  《岳阳楼记》 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找出来,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两篇课文中的成语,并分析它们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情况。

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中的成语: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俱”,也说“百废俱举”,意思没有变化)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荡荡”,意思没有变化)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在现代汉语中,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意思没有变化)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思考探究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文中有关“湖上影子”的几句描写很有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描写西湖雪景的角度,分析描写西湖景物的传神之笔。

参考答案:课文写西湖雪景有以下几个角度。1.概括式描写(或称为“侧面描写”),即“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两句,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2.全景式描写(或称为“间接描写”),即“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几句,没有直接写雪,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3.集合式描写(或称为“动态描写”),即“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由远及近,把雪后西湖仅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仿佛是一个逐渐拉近的长镜头,极写大雪造成的“艺术效果”。这几句描写,抓住了景物在大雪覆盖中留下的“影子”的特点,妙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有的本不是量词,如“痕”“芥”甚至可以说是临时借用的),把长堤、湖心亭、作者身处之舟、包括作者在内的舟中之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及小的次序勾勒出来,如同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二、“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哪句话相互映衬?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两句话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一些关键语句彼此的联系和照应,并分析它们的深层内涵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此语从金陵客人口中呼出,实则也是作者的心语。联系前文,作者以为他自己是“独往湖心亭看雪”,金陵客人也一定自负地认为他们来湖心亭看雪是唯一的,不会有第二拨儿人。但是双方的“独”,都被对方的到来消解了,所以有惊讶之语;联系后文,舟子的喃喃之语,以第三者的身份整合了作者与客人谁更“独”、谁更痴的问题,实则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金陵客人呼出,也许是作者正想说出的)以另一种形式的回响。而道出客为“金陵人”,更潜藏着故国之思。这种错落互见式的表现手法,以此含彼,以单方代双方,既简洁明快,又含蓄深婉。

三  阅读下面三副有关湖心亭的对联,说说你的理解。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明]胡来朝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明]郑烨

如月当空,偶以微云点河汉;

在人为目,且将秋水剪瞳神。

——[明]张岱

设计意图:选取三副明人(包括张岱本人)写的湖心亭对联,引导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拓展阅读,加深对湖心亭乃至西湖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参考答案: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这三副对联加以适当解读,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副,具有鲜明的反对奢华游乐的“悯农”意识,可谓冷语热心;第二副,引西施、东坡故事,化用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檬雨亦奇”的诗句,赞西湖晴雨皆美,又暗用东坡《后赤壁赋》中“月白风清”句,写西湖风月皆宜,可谓雅趣妙笔;第三副,上联将西湖比作当空明月,又似微云点缀银河;下联将西湖比作人的眼睛,眼神像秋水一样掠过瞳眸,颇为传神。

第14课  诗词三首

思考探究

一、《行路难》(其一)以浪漫的笔法抒写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本诗浪漫的笔法及作者的人生感悟和追求。

参考答案:浪漫的笔法主要表现在词语、诗句、意境的夸张上。词语的夸张,如“金樽”“玉盘”“斗十千”“值万钱”;诗句的夸张,如“拔剑四顾心茫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境的夸张,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句和意境的夸张,往往还伴随着浪漫而奇特的想象。用浪漫的笔法写人生追求,一方面表现了作者人生追求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追求可能不切实际。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思怀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中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本诗丰富的意象,及其对诗人情绪表达的作用。

参考答案:凄凉的巴山楚水、“闻笛赋”和“烂柯人”,“沉舟”和“病树”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难以平静的心绪;而“千帆过”“万木春”等意象又表现出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诗人选取意象,无论是悲还是喜,无论是扬还抑,“皆着我之色彩”,历历分明。

三、《水调歌头》 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注意这首词处处写月又时时写情的特点,把握词人的情感走向,理解他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答案:词以问月开篇, 情感高亢激昂,具有诗性宇宙的意识;接下来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想象丰富,情感浪漫而又有近乎幽默的别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抒情热烈,情感也转为通达、豪放;下片开头写月光的流转,引出第二次问月,情感幽深绵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为议论,情感变为通透、豁达;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仰天长叹,代替世人发出美好的祝愿,感情热烈而奔放。词人由对明月的发问,到对仙境的向往,又归回对人间的留恋。继而将人世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作比照,发出了“此事古难全”的感慨。他悟出人世不可避免地有“悲欢离合”的人生哲理,那么,美好的祝愿就不能太“贪”。 “但愿人长久”,虽然不能团聚,也能“千里共婵娟”:这也许是最明智,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吧!

积累拓展

五、这三首诗词都表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请以其中一首为例,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遭遇人生挫折时表现出的豁达胸怀,并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参考答案:略。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本课所选的三首诗词,了解诗人的人生际遇、政治苦闷和乐观豁达情怀;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书心得来谈人生启示。

第15课  故乡

鲁迅

思考探究

一、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的变化。通读课文,梳理这些变化,并用一张示意图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变化”,感知小说内容,初步理解小说主题。

参考答案:

故乡的环境→“我的美丽的故乡”→“没有一些活气”

故乡的人物:闰土→“小英雄”→“辛苦麻木”

故乡的人物:杨二嫂→“豆腐西施”→“圆规”

二、曾经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让“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学们之间讨论。

设计意图:深入探究情节,理解小说主旨。

参考答案:“我” 所感到的与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理解,思想与感情互不相通。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我”和闰土之间,也存在于“我”与故乡的其他人物如杨二嫂,或故乡的人物彼此之间(如杨二嫂断定闰土是窃贼),实际上是故乡所象征的旧中国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鲁迅在众多作品中痛切揭露和反思的对象。“我”和闰土之间,并非没有沟通、理解的愿望,然而,尽管两个人都迫切地希望能够对话、交流,重温少年时代亲密的关系,但却无法做到,可见,这种隔膜是由于某种超越于个人的因素造成的,是整个社会现实导致的结果。是旧中国的现实,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身份的巨大差异,各自困在与自己社会身份相适应的狭小的生活之中,无论是思想还是感情都无法突破束缚,从而在彼此之间造就了一层层阻遏人们心意相通、哀乐与共的“厚障壁”。

三、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作者以此营造的氛围,说说这些描写对表达主题所起的作用。

设计意图:注意文中的环境描写,感知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文中写景的地方很多,如由闰土引出少年回忆时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这一段环境描写,充满画意,形象的色彩极为鲜明而又纯净生机勃勃,由此衬托出少年闰土“小英雄”的形象,也写出了作者对于故乡的美好印象。学生可自行分析其他段落。

积累拓展

四、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2.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3.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设计意图:针对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从而探讨小说的主旨。

参考答案:1.这一段对于闰土的外貌和语言描写,突出地展现了闰土始则欢喜、继而犹豫、终究与“我”隔膜而称“我”“老爷”的过程。这里的描写,充满感情,既展现了闰土的心理活动,也间接写出了“我”的情感波动,令读者深受震动,从而和作者一样痛切地思索:这种隔膜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打破这种隔膜?

2.这段话揭示了“我”对故乡的失望和悲哀之情。本来在“我”心目中,故乡是非常美好的。然后这次回乡的见闻却使之前的印象破灭了。故乡人与人之间、“我”与故乡人之间,充满隔膜,所以才会有“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的感觉。而少年时期活泼可爱的小伙伴闰土更是变成了另外一个“辛苦麻木”的人,浑浑噩噩地活着。“我”对故乡人的生活现状和命运感到痛苦和悲哀。

3.“走”是行动的象征。“我”通过回乡的经历,认识到要追求新的生活,仅仅具有美好的意愿、崇高的理想是不够的,需要创造新的社会现实,需要无所畏惧地行动。“走的人多了”,更表明作者认识到,要打破旧社会、创造新社会,仅靠个别的少数人也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人共同的努力。

五、文中说:“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发挥想象,续写宏儿和水生长大后见面的情景。300字左右。

设计意图:激发想象,开展写作实践,同时深化对主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略。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思考探究

一、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一结局(情节)                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悬念→结局(技巧)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发展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梳理情节。

参考答案: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 (情节)

菲利普一家生活艰辛,对于勒充满期待→发现真相,幻梦破灭,遂弃他而去(逻辑)

听到于勒发财的消息,一家人期待他归来解困→发现于勒已成为又老又穷的水手,又急又气,害怕背上包袱,明知对方身份却不相认(心理)

菲利普一家苦苦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一家人盼他回来搭救→在船上巧遇一个与于勒相貌相似的水手,他是谁?→原来就是破产的于勒,一家人希望破灭,失望而归(技巧)

二、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依据小说内容和你自己的理解,与同学讨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尝试分析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于勒”这个人物的形象。其实包含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菲利普夫妇(或者说“社会”)眼中的于勒,一个层面是真实的于勒。小说主要呈现的是前一个层面——早年荒唐败家,成为“败家子”,后来经营致富,希望“赔偿”,并由于这点儿善意,一下子成了“正直”“有良心”的人,仿佛成为救世主,最后又老又穷时被摒弃,成为母亲口中的“这个流氓”。后一个层面,小说几乎没有正面描写,只是在“我”的眼中,呈现了他最后的面貌——“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皱纹”“满脸愁容,狼狈不堪”。这两个层面的对比,富含深意。其实,以菲利普夫妇为代表的社会,只是以金钱为基准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反倒是“我”这样一个涉世不深、天性正直善良的少年,却能抛开这些,直面事情的本质:船上的于勒是一个十分可怜的穷人,是自己家的亲人。这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期望。围绕这一形象,同学可以讲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三、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体会不同叙事视角的不同效果,感知小说的叙事艺术。

参考答案: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角度来讲述故事,既有利于拉开适当的距离,为小说思想主题的展开留下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避免多余的解释说明。

积累拓展

四、联系上下文,揣摩下边句子的含义(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这句话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这一句中有三次同义反复,为什么?)

3.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以免再遇见他”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语句,深入体会细节中蕴含的丰富含义。

参考答案:1.这句话直接的含义是对“于勒”回来的期待。叹词“唉”,还有句中的“竟”“多么”等词语,起强调语气的作用。父亲为什么会如此期待于勒呢?并不是因为于勒是自己的亲弟弟,主要还是希望“救世主”降临,过上富裕的生活,这里既表现了他的势利,也写出了这一家人现实生活的艰难,表现了小人物的辛酸。

2.这里的反复起强调作用,凸显了“我”对父母行为的不赞同,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立场。

3.“以免”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暗含着作者的讽刺。

五、想象一下,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发挥想象,进行写作实践,也深化对主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略。

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思考探究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同学们之间讨论。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画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反对什么,主张什么。

参考答案: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

2.“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二、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在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课文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学习本文驳论的方法,体会论证的魅力。

参考答案:参见“问题探究1”。

三、仔细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把握其中的关键语句。

参考答案:1.(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文章为何而写。(2) 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2.作者运用“仿拟”修辞格,从“自信力”一词翻造出“他信力”一词,既指出中国人其实是“相信他物他人之力”,并不是相信自己,又通过一字之差的两个词的对比,使本文妙趣横生,富有辛辣讽刺意味。

3.“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呼应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谬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埋头苦干的人”等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这句话是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积累拓展

四、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模仿这个语段的句式,用排比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鉴赏语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学以致用。

参考答案:1.“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仿写答案略。

2.略。

五、请以“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为论题,组织一次小型辩论会,学习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设计意图: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与课文学习相关的语文活动,在语文实践中体会立论和驳论的特点,并学会灵活运用。

参考答案:略。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思考探究

一、通读课文,同学之间讨论:文中所说的怀疑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它对做学问有什么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要论点,明白作者提出论点的意图。

参考答案: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二、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设计意图: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

参考答案:中心论点:学则须疑

分论点一:怀疑在消极方面是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二:怀疑也是在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积累拓展

三、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1.开头的“一切”是否太绝对了?对此,你怎么看?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设计意图:领会本文论述逻辑的严密性,品析议论文语言表达的严谨性。

参考答案:1.不绝对。因为作者这里用的“一切”是由论述问题的内涵所决定的,着重强调“怀疑”对于学问家的重要。因为前面已充分论证了“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所以只要是做学问,就得有怀疑精神,这个思维品质便是所有学问家应该具备的。“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2.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四、摘抄、熟记课文所引用的名言,并在课外搜集有关治学方法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巩固强化本文所述观点,以使学生能更深地领悟文意,并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积累。

参考答案:略。

第22课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思考探究

一、阅读课文, 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步智取生辰纲的。

设计意图: 理清情节, 把握小说内容。

参考答案: 梳理梁山好汉在事 件中的行动,有如下步骤:

探生辰纲消息,众人合议定计。

预测必经之路,智取地定黄泥冈。

利用酷热天气,久候以逸待劳。

察知内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

智用合议计谋,协作完成智取。

概括表达时,可以用吴用等人作主语;还可以用双方人物作主语,以符合作者“全

知”视角叙述的特点。

二、杨志是课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留意,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丢失了生辰纲。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杨志言行的语句,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又有哪些。

设计意图: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 《水浒》刻画人物的手法,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参考答案: 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粗暴蛮横。有关语句如: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

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

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杨志首先是一个谨慎、精明的押运官。结合《水浒》中其他描写杨志的章节,我们了解到,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押运生辰纲的凶险,刚一接受任务,就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才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扮做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后又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后来在路上,也是根据不同的地形,更改行路的时间。开始是趁凉行路,后来到了“人家渐少,行客又稀”的山路地带,为安全起见,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天正热时赶路,而且不允许大家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后来兵士要买酒喝,他又千方百计阻拦。这都体现了杨志的谨慎。

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人。既然杨志如此小心,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这固然是要突出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他性格的另一面: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正是这种性格,使得他对手下的兵士“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这就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有了内讧,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从《水浒》对杨志的整体描写来看,杨志的性格经历了“失意——得志——幻灭”的发展历程。丢掉了生辰纲,自己的幻想也最终幻灭,不得不上二龙山落草。

丢失生辰纲的原因,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具体的语句,让学生查找。

客观原因。梁中书的生辰纲,本质上就是搜刮民脂,不义之财。并且去年的生辰纲就

被劫走,至今查无下落。生辰纲被江湖人盯着打劫实属正常。另外,根据晁盖、吴用智取

的经过,可以看出他们准备很充分,团队协作好。所以客观上基本决定了杨志失败的结局。

主观原因。杨志尽管精明、谨慎,但自视武艺高强,使他至少有以下几点失误: 一是

过于相信依靠自己的武功即可打遍天下,没有亲自挑选精兵强将。二是不作沟通,听取意

见。三是不讲策略,不善于团结,不善于借力于队伍中的关键人物都管和虞候。四是不坚

持行事原则,盲目从众。

三、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梳理小说结构,梳理小说思路。

参考答案:这篇小说存在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 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是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明、暗双线交织点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积累拓展

四、这篇课文用的是元明期间的白话,还夹杂着当时的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不同,如“计较”“谢”等。试从课文中找几个这类词语,比较它们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词义的古今差异,认识到语言是发展变化的。

参考答案:

这样的词语很多,比如:

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取---古、赶。今:动词,拿,拿走。

如今正是尴尬去处。尴尬----古:麻烦。今:难堪。

这厮不直得便骂人。直得---- 古:应该。今:作某事没有意义。

都叹气吹嘘。吹嘘----古: 急促喘气。今: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

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强人----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去处----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影----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

你这村人理会的甚么!理会----古:懂,知道。今:理睬。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还-----古: 付给。 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饶----古: (买卖场合) 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润喉也好。胡乱----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隨便。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吃----古:被。今:吃东西。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计较----古: 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五、课外阅读《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其他回目,结合本文,写一篇《杨志小传》。

设计意图:了解人物性格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规律。人物性格变化,是随时间和事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所给回目勾勒了杨志失意--得志--幻灭--沉寂--病死的全过程。 教师要交代小传的基本写法:以时间为线,尽量客观叙述,不要大段评论;在记述过程中对人物思想品格、是非功过有简要评价,努力保持全面、客观、公正的态度。

第23课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思考探究

一、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相关描写,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深人理解文本, 把握文章主旨,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

参考答案: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喜剧,理由是: 1. 文中写范进发疯和胡屠户打嘴巴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揭露了当时士人热衷功名的丑恶灵魂和市侩的趋炎附势的嘴脸;3.范进终于清醒过来,结局圆满。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理由是: 1. 从人物命运的角度说这是一场悲剧,把一生浪费在科举考场中,是范进的人生悲剧;2. 把知识分子束缚在科举制度框架内,扼杀他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灵魂,是国家民族的悲剧。

总之,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认识说出来,答案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

二、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对比手法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体会社会的世态炎凉。

参考答案: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可用 “前倨后恭”四字概括(详见“课文研读”中有关的部分)。

三、《儒林外史》 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着深刻意味。阅读时,把你认为可笑的地方画出来,想一想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使学生领略本文的讽刺艺术。

参考答案:这是道开放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出一两处作示范,其余的让学生去品读。答案可以参考“素养提升”部分对讽刺手法的分析。

积累拓展

四、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试分析下列几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 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蹦在塘里, 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2.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3.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参考答案: 1. 生动地描写了范进中举发疯时的语言、动作,写出了他丑态百出,可悲可叹,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对读书人的迫害。

2.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以漫画式的写法,讽刺了胡屠户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丑态。

3.这里主要通过揭示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胡屠户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五、发挥想象,添加细节,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设计意图:通过读写结合再创作,一方面把握小说三要素,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想象力,加深对课文人物及主题的理解。注意改写时要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参考答案:略。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20日16:15: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