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论文基础知识讲解与汇总

2022年9月1日21:52:04中考371阅读模式
  • 议论文基础知识(重要资料,一定掌握)

一、议论文的概念: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的文体。
二、议论文的分类:
从内容上来看,一般可分为政治论文和学术论文。通常所说的议论文,主要指的是政治论文。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①立论:在论证中逐步树立自己的论点。②驳论:在论证中以反驳对方观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
三、议论文的特点:
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准确严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一)、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要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观点的完整陈述。是一个概括力很强的句子。它可能在文章的开端,也可能在文章的中间或末尾,许多时候文章的标题正是一个中心论点。如果文章当中没有一个适合做中心论点的句子,那么,就要由我们自己来归纳了。

另外,可以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不是”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被论点统率,为论点服务的。

论据的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如果运用了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同时就是使用了举例论证方法。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

注意,有的时候道理论据也指作者的推理。

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二)、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

(三)议论文的结构。

关于议论文的结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分法: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又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这种分法作为了解)

第二种分法(考试常考):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大体分为三种形式:
   1式,反映作者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2式,反映作者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个方面剖析,再顺理成章地归纳总结出结论。
   3式,它反映作者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先总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形成结论。相对于前两种结构形式来说,这种结构形式的引论、本论、结论都较齐全,比较常见。

(四)、议论文的语言——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 鲜明性.

 解答议论文阅读题目中常见易犯的解题错误有:

1.论题、论点分不清。

有些议论文标题是论点,有些则是论题。如2003年江苏南京中考题《说真诚》的标题就是论题。在答题过程中,题干要求找出中心论点。有些学生就会把标题找出来做为答案,殊不知它只是一个论题,而不是论点。实际上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2.议论文论证方法与说明文中说明方法混淆不清。

议论文中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打比方常常混为一谈。关键是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

3.把“论证上有何特点”简单理解成“运用何种论证方法”。

学生答题时,往往把论证上有何特点直接答成四种论证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而这种题的答法应该是“先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从哪个角度(正面或反面)证明了什么观点,然后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从哪个角度(正面或反面)证明了什么观点,前后是否形成对比。

议论文阅读的六大步骤:

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作用二个要点。具体如下: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举出……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于接受。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更突出论证了……观点。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5、文段结构作用:

(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开头段的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结尾段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例题讲解      请先读一读下面这篇文章,再回答问题《闲话》

生活在一起,没事坐到一块儿,往往天南地北地侃上一阵。但需要注意的是:忌传闲话。

人们比邻而居,朝夕相处,彼此相互了解的事情自然多一些。东家的孩子犯了什么过失,西家夫妻拌上几句嘴,相互都会很快知晓。有的人则爱把邻家的过失、短处或不便公之于众的隐私作为传闲话的“佐料”,有的人还爱在邻居之间搞小动作,以搬弄是非为乐趣。当然,这些传话的人并不都出于恶意,但无论出自何种动机,传闲话,往往会给邻里关系带来许多麻烦。             再说大家在一起,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出现某些矛盾,相互有些误会,本是正常的现象,而传闲话的人却常常在矛盾的双方之间搬弄口舌,只能是无事生非,使本来和睦相处的邻居变得相互戒备,使本来就有的误会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大动干戈。邻里相处之大忌──传闲话。

1.阅读例文,说说例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邻里相处忌传闲话

【解题技巧】        论点是作者对所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论点通常是一个陈述性判断语句。如何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看题目(题目即论点);②看开头(开宗明义,开门见山);③看结尾(归纳全文,篇末揭示中心)④找正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或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如果没有原句,则要概括层意,归纳中心论点。要求:一般不用疑问句,不用修辞,正面判断。本例文中前后均有提出论点的语句,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2.例文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并写出运用此论证方法的文章原句。

论证方法:----------               原句:----------

【答案】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原句:“有的人则爱把邻家的过失、短处或不便公之于众的隐私作为传闲话的‘佐料’。”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任何学问都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学习语文,同样非下苦功夫不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语文涉及的知识面广,量大,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鲁迅在学生时代就坚持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手熟笔巧,为我们留下了大约一千万字的宝贵贵财富,成为文学大师,一代风范。

马克思精心研读文学名著,谙熟莎士比亚作品的词句、风格、并能背诵海涅、歌德的许多诗,讲话、写作便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毛主席求学时,每读一本书总是开动脑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因此他的文章带有真知灼见,而被同学们传诵。

至今“推敲”之类的写作生活,更不胜枚举。

显然,大凡善于运用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练,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

所谓下苦功,就是要乐于“自找苦吃”。一要苦于[甲],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齐白石石作画,“不叫一日闲过”,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二要苦于[乙]。博览群书,早读夜诵,即使因此“口舌生疮”,“手肘生茧”也不以为憾。三要苦于[丙],摄取生活素材,识别书中的真伪优劣,消化语文老师讲解的知识,都得苦思熟虑,如果懒于思考,那就正中了“学而不思则罔”的古训,未了,不要苦于修改,抱着“新诗千改姑心安”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作文和练习。基础差的,不要自暴自弃;基础好的,更应精益求精。总之,要掌握语文知识就得苦学,也就是要苦读、苦练、苦思、苦改。当然,“苦学”决非“蛮学”,必须讲究科学方法,探求语文的规律才行。

要想让自己的语文学习园地里硕果满枝,那就让我们铭记毛主席的教诲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习的,非下苦功不可。”

1.本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3分)

答:

2.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是怎样来证明“语文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分论点的?(2分)

答:

解析: 文章的中心论点很明显,即文章的题目: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文章的第一段通过形象的比喻引出论点,接下来第二段提出一个分论点“语文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单靠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列举鲁迅、马克思、毛主席等名家的学习经历来论证,最后引用毛主席的话照应开头,再次提出论点。

答案:1.中心论点是: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2.通过引用俗语加以论证,来证明分论点的。

解题方法:

1、研读题干,明确要求,尤其把握好关键词的含义。

2、寻找答题区,检索范围,综合分析。

具体做法:

1、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和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

2、上一句跟下一句怎么连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关系?

3、每段意思,后一段跟前一段怎么连上的?有没有过渡性的小段落?或是段的末尾或开头用了哪些过渡性的句子?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9月1日21:52: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