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同步练习2

2023年11月5日08:00:03中考160阅读模式

一、选择判断
1.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刚走到校门口,我就看见一幅写着“向闻一多先生学习”的巨大标语。
B.我们朗诵着《说和做》,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改为“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注意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
2.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包含了选材、结构、细节描写、语言特点等知识点,需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作答。D项的表述不正确,文章的语言特点是精致凝练,生动形象,不是“平实含蓄”。
二、现代文阅读题
课内语段阅读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 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何作用?
2. 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3. 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说。(_____)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_____)
4. 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语 句回答)
5. 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 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
6. 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句子的含义。
7. 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8.  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答案】1. 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内容)   
2.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     (1). 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2). 吹嘘,自诩   
4. “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5. 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执着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6 “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7. 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8. “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活动”,而是在废寝忘食地“动”,是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开头的作用:①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②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④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⑤如果开篇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本题解答,结合文段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条列出即可。
【2题详解】
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题目中的画线句子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是: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结合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显得内容过于笼统)。
【3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和上下文内容分析即可。第一个“说”是“向别人讲自己做了什么”;第二个“说”是“向别人吹嘘自己”。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词语指代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找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然后代入后通读句子,看句子在表情达意上有无变化来检验正误。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有的代词在句中还作了复指成分,或者处在一些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句中,一般都要对句子进行语法结构分析,辨明代词在文中的位置,进而推断其指代内容。为了做到表述准确无误,在拟写答案后,还应放到原文中进行“验算”,在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确保答案的表述既无赘余,也无遗漏。根据语境可知:“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5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描写手法的作用分析理解。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本题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作答。
【6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重点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的含意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要重点抓住“大开光明之路”和“漂白了四壁”结合语境和文章中心分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重点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的含意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要抓住“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比喻义或从比喻修辞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8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类试题,不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思,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分析其深层意思即可得分。本题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正突出闻一多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的精神。
三、语言表达
1.请根据《邓稼先》和《说和做》拟对联,下面是下联,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答案】示例:闻一多唐诗杂论严谨治学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的内容:先是人名,然后是贡献,最后是治学态度。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
四、名著阅读
1.填空。
闻一多先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    (1). 诗人    (2). 学者    (3). 民主战士    (4). 臧克家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闻一多、臧克家有关的文学常识。
五、综合性学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仰之弥高(____)
(2)锲而不舍(____)
(3)兀兀穷年(____)
(4)迥乎不同(__ __)
(5)无暇顾及(____)
(6)目不窥园(____)
【答案】    (1). (1)更加    (2). (2)刻    (3). (3)劳苦的样子    (4). (4)差得远    (5). (5)空闲    (6). (6)偷看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字义的理解。解答时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来推断字义。如“锲而不舍”的意思是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是雕刻的意思。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1月5日08:00: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2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