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问题

2023年11月15日15:49:02八年级上册文言文130阅读模式

 

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文学常识

战国    “亚圣”,  “孔孟”。   《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1. 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点?

[答]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

[答]想说明造就人才,必须先经历一番忧患磨难。做事实论据。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过渡,承上启下。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5.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答]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来论证要想成就大事业,必先经历一番磨难。第二段谈人要有所作为达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第三段先正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由人生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由此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全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答]围绕“成材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可。

 

7.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也能成才”;现在也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既有积极上进的主观因素,再加上良好的客观条件(顺境)更能促进人成材的观点来说,辅之以事例,言之成理即可。

 

8.文中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有不同的见解,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有的时候,有些过错是没有机会来改正的,所以,我们不能老是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尽量避免出现任何差错。

 

9.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例: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变相探究题:

1.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说明什么道理?

【要点】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穷困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依据这些事例,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这种从大量事实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就是归纳法。

 

2.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

【要点】作者还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难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拓展探究

本文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可贵的启发意义?

【要点】①关于人才的造就。一方面,孟子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难中形成、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要能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②关于国家的治理。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议、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为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富贵不能淫

1.景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2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

4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什么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5“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

“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7、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 

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8、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9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前者为无原则的顺从(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如张仪等人,无原则的顺从秦王的意思。而大丈夫则表示为“富,贫,威”是对仁义礼的坚守,正如儒家倡导的那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1.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这既是民族传统也应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做为领导者,更应做到如此,以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为重,不为一己私利而有损前者的利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大丈夫。

 

 

22、愚公移山

1.课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走大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晋人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河曲智叟亡以应”而言的

 

3.“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4.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5.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答]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阻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6.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答]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又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

 

7.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答]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

 

变相探究题:

1.愚公移山遇到哪些困难?故事是如何塑造愚公形象的?

【要点】困难:年龄大,人手少,山高大,工具简,路途远。其表现的方法主要是对比和烘托。

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始龀”的“遗男”的热情参与和智叟横加阻挠的对比;用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与愚公一家人少力微、工具简陋相对照,更突出愚公移山的决心。

烘托手法主要表现在写王屋、太行二山之高;写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反衬愚公精神的伟大,突出愚公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2.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故事结局是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大山。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形象?为什么?

【要点】说明的道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便必然取得成功。

结尾的安排并没有损害愚公的形象,因为这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人们通过幻想的方式,借助神力助愚公达成心愿。

3.河曲智叟和愚公的妻子都反对移山,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的理由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要点】河曲智叟和愚公妻子的问话,结构相似,但目的不同。智叟是以讥笑的态度讽刺愚公,而愚公妻子语气委婉,对愚公关心。

4.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

【要点】有四种不同的态度:①杂然相许;②妻子的质疑;③京城氏遗男“跳往助之”;④河曲智叟的“笑而止之”。

5.故事人物取名为“智叟”和“愚公”有何用意?

【要点】智叟不“智”,他目光短浅,顽固不化,只看到眼前的困难,看不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潜力。愚公不“愚”,他有远大的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胜利。以愚公的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命名为“智”,这样颠倒,使对比色调极为明显,并增加了讽刺效果。

拓展探究

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点】开头写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和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铺垫。

2.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路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要点】这篇寓言通过愚公移山,成功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告诉人们一个生活的道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让寓言中的愚公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

 

 

周亚夫军细柳

【文章主旨】课文通过汉文帝巡营、慰劳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大将风度。

【写作特点】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将文帝在霸上、棘门所遇到的情况和细柳驻军的情况作对比,以霸上、棘门来衬托细柳驻军的军纪严谨,周亚夫的治军有方。

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形象: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不是很多,,“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面对皇帝,周亚夫表现的不卑不亢,毫无阿谀之态。同时,作者通过将霸上、棘门军和细柳军对比,描写细柳军的军纪这些侧面描写,有力的烘托了周亚夫的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使人物虽未出场,却已让人感受了军纪的严明和周亚夫在治军上的威严。

【问题探究】

1、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各自体现出周亚夫将军什么样 “真将军”的风采?

【示例: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

2、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但是文章还写了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课文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对比之中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和周亚夫 “真将军”的风范。 】

 

 

9、三  峡  ◇郦道元

1.本文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是北魏(朝代)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文中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

3.文中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由此可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怪柏、悬泉、瀑布八种景物,这八种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何写作特点?

[答]从想象角度侧面虚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

7.文章结尾引用渔者的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强调、渲染乐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

8.我国的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说说这一工程竣工后,课文《三峡》中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

[答]①不会再有“沿溯阻绝”的情况。  ②水流趋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也不会再有。

9.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答]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10、记承天寺夜游

1.本文被誉为“月色的绝唱”,其中包含有哪些感情?

作者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他“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2.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月色入户”不免寒夜寂寥;“欣然”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者”有点遗憾,“遂”、“寻”急切、激动;“相与步于中庭”时从容闲适。

“解衣欲睡”之时,月光“入户”,“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表明作者与张怀民的关系之好,首先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二人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3.如何理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

这是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无一“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光下美丽的竹柏倒影,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澄清的水中交错着藻荇的清影,使人感到扑朔迷离,水月难辨,作者却又轻轻地点出“盖竹柏影也”。一个“影”字不明写月光,而月光的美好意境已现。整个意境中有动有静:“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两句之间,又有正面和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这个透明的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这几句既是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

4.作者在文中自称“闲人”,你对此怎样理解?

“闲人”指政治上的“闲人”,大自然的“主人”,含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5.拓展探究

 1、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万千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3.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描绘了月景,还自诩为“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答谢中书书

1、本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思想?  

本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①“美”字 ②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 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 

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6、你能否再找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我欣赏、自鸣得意之情。

8、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好处: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9、“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10、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11、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境。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3.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4.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鳞”字是用借代,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15.本文实在是一篇美文。试分析美在何处。 

(1)意境美。风光绮丽,融入感情,形成优美的意境。

①山水相映之美。②色彩配合之美。③晨昏变化之美。④动静相衬之美。

(2)结构美。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中间部分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首尾呼应。

(3)语言美。言简意赅,骈散结合。修饰性贴切练。

16.⑴、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⑵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⑷、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⑸、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答: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

答、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7)、“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

 

  11、与朱元思书

1.文章是怎样有层次地描绘“异水”的?

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

2.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

①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郁郁葱葱,顽强生长,互比高低,直插云霄,连绵起伏,生机无限。通过写貌表现树之奇,山之奇。②生长状态之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动态比拟中,通过绘形,山之奇尽显。③自然声音奇。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神往。鸟之鸣,婉转流丽,晶莹润畅,富有音韵之美,悦耳动听。蝉猿之声在空谷传响,袅袅不绝,从侧面突出山之拔地参天,连绵不断。通过摹声又显一奇。

3、怎样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有什么关系?

这是由景生情、因情而明志的写法,表现了富春江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的巨大魅力,突出了“奇山异水”。

 

4、.直接描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侧面描写富春江江流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文中写“水异”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陶冶净化心灵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答]①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②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③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1. 6. 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1月15日15:49: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