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赏析及文言文理解性复习

2022年9月16日21:49:45七年级上册文言文5,894阅读模式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及文言文复习

                           古代诗歌四首

重要知识点

1.曹操(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沧海”即大海。诗题交代事件“观沧海”。此诗是写曹操站在碣石山所观看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

2.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传世。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闻”,“听说”;“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作为好友的李白在扬州闻讯后写下了这首诗,为好友王吕龄被贬官而抒发感愤、寄以慰藉。

3.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次北固山下》是传诵的名篇。

4.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现在北京)人,是当时著名的戏曲作家、散曲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代表作有《汉宫秋》《东篱乐府》等。

“天净沙”,曲牌名。“思”,思绪。“思”是题眼,“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的内容。

诗歌主旨

    1.《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抒发了诗人想要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3.《次北固山下》一诗,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4.《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对黄昏时秋天景物的描写,表现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

 

 表达技巧

                   《观沧海》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本诗完全把情饱含在景中,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本诗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把高潮放在诗的末尾,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即对大海的感悟,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2、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诗人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诗人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广阔的意境;以饱满的热情,勾画出大海干变万化的特点和波澜壮阔的气势,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浪漫主义手法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和优点。

                         《次北固山下》

1、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绝妙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能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描写的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的“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表达出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的道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2、写景传神,意境和谐优美

诗中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变得开阔,而“风正一帆悬”写景则更为精彩,“悬”是竖直高挂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若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全诗写景精彩传神。

             《天净沙.秋思》

 1、动静结合

这首小令的艺术效果,得益于成功地运用了映衬手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古道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深秋萧瑟中的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的一抹金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与漂泊他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秋。

 2、背景和主体相映

    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景写充分了,主体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烘托出来了。

重点难点

1、《观沧海》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耸立及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色,显示了在苍茫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的生机勃发的情景。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2、如何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四句诗?

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诗人展开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孕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诗虚写大海,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夸张,创设了一个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出诗人的博大胸襟。

3、李白的七言绝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前一句的写景中有何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4、如何理解“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5《次北固山下》的颈联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当残夜还未消退时,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现春意,作者将红日、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6、《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是如何写景的?

    这首小令前三句,总共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一词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不仅使各种事物都有了鲜明的个性,而且使本来并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整体,简约之中足见其深思。

7、“断肠人在天涯” 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古今对译  

                        观沧海

                                   曹操

 东①临②碣石③,以观沧海④。

 译句:   往东到达碣石山,前来观看大海。

 解释:  东,名词用作状语,向东。临, 到达,登上。 碣石山,山名,在现在河北昌黎。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水何①澹澹②,山岛竦峙③。

译句: 水波起伏动荡,山岛高高挺立。

解释: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 竦峙,耸立。

树木丛生①,百草丰茂②。

译句: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解释:  丛生,郁郁葱葱。  丰茂,  丰美茂盛。

 秋风萧瑟①,洪波涌起。

译句: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万顷波涛,汹涌澎湃。

解释: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拟声词。

日月之行,若出其①中;

译句:太阳和月亮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解释:其,代指大海。

星汉①灿烂,若出其里。

译句:  灿烂的银河好像在海涛中闪烁发光。

解释:星汉,银河。

幸①甚至②哉  , 歌以咏志。

译句:喜悦到达极点啊,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志向。

解释:幸,幸运。 至,达到极点。

 评析:  这是一首咏海抒怀的诗篇。诗人借大海雄浑壮阔的景象表现出自己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①落尽子规② 啼,

译句:飘移不定的杨花落尽了,布谷鸟啼声凄婉,

闻③ 道龙标④过五溪⑤。

译句:惊闻你被贬龙标,长途跋涉已经过了五溪。

解释:杨花,柳絮。 子规, 布谷鸟,又称杜鹃,啼声哀婉凄切。 闻,听说。龙标, 指王昌龄。  五溪,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总称。

 我寄愁心与①明月,

 译句: 我把对朋友的关心、担忧的情绪寄托给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句:让它伴随你一直到被贬的偏远的西南边地吧。

解释:与,给。 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评析: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①青山②外,

译句:停舟于北固山下,只见大路绕着青山,

行舟③绿水④前

译句:船在碧波上前进。

解释:客路,行客前行的路。青山,北固山。 行舟,行进中的船。绿水, 指长江。

潮平④两岸l阔②

译句:潮水上涨,江面宽阔。

风正③一帆悬④。

译句:风势正顺,白帆高挂。

解释:潮平,指江水上涌时水面与两岸持平。阔,开阔。风正,风势正顺,恰到好处。 悬,挂。

海日生残夜①  

 译句: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江春② 入旧年③

 译句: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解释:残夜,夜将尽未尽。江春, 江上的春意。旧年,将要逝去的一年。

 乡书①何处达?

 译句:给家乡写的信什么时候能到达呢?

 归雁②洛阳边

 译句: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解释:乡书,家信。归雁, 北归的大雁。

 评析: 这首诗借次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①老树昏鸦②,

  译句: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解释:枯藤,干枯的藤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黄昏。

  小桥流水人家,

  译句:小桥旁潺潺的流水环绕着几处人家,

  古道④西风②瘦马  。

  译句:荒凉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

  解释:古道, 古老的驿道,古老的道路。西风,西来的风,多指秋风。

  夕阳西下,

  译句:夕阳已经在西方落下,

  断肠人①在天涯②

  译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解释:断肠人,极度忧伤的人,这里指漂泊在外的人。 天涯, 极远的地方。

  评析: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白描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寓情于景,仅用二十八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第1 2课  《论语》十二章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圣人”。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论语)十二章》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的十二条语录,是孔子在不同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论”的意思就是编纂。《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

《(论语)十二章》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三个方面来谈,告诫人们学习应该有乐学好思、取长补短的态度,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安贫乐道、厚道仁义、坚守志向的思想品德。

表达技巧

  • 立意深远,思想深刻。

课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包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三个方面的内容,各有所指,语言精炼,立意深刻,不少成了格言警句,闪现着思想的光辉,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今天仍有借鉴、启发作用。

2、言简意赅,内涵丰富。

  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等已成为成语,被广泛使用。每一则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常常运用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乎”“矣”“也”等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重点难点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题能不能互换位置?

 

 

 

不能。因为这三个问题所针对的对象是先“他人”,接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更好地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就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的这种高尚的品格。

  2、结合孔子的其他言论,谈谈你对“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孔子意在讲学习之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礼记·学习》中记录了孔子这样的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温故”是“知新”的基础,“知新”是“温故”的延伸和升华,关键是“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罔”和“殆”两个字的意思有何不同?

  “罔”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的意思,就是对知识的理解不明确,掌握不牢固;“殆”是“疑惑”的意思,不学习而成天胡思乱想就舍陷入疑惑,要比“罔”更坏,危害程度更深。这两个字反映出孔子在“学”与“思”两方面,更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而胡思乱想。

古今对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解释: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说,同“悦”,愉快。“不亦......乎”,

不也……吗?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 朋,志同道合的人。 自,从。   愠, 生气,发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评析:   第一章,讲学习方法、学习带来的快乐和为人态度。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解释:  曾参(shen)(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孔子的学生。    吾,人称代词,我。日, 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 替。    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评析:  第二章,讲治学的人要重视品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立足社会,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懂得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越过规矩。”

解释:十有五:有,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逾,越过,超过。

矩,规矩,法度。

评析:    第三章,写孔子自述学习与修养的过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解释:温故, 温习学过的知识。  知新,  得到新的理解。可,可以。   以, 凭借,靠。   为师, 当老师。

评析:第四章,讲学习方法,强调了学习中温习的必要。

   子曰:“  学① 而不思则②罔③,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解释:学,学习。  则,  就。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

 评析: 第五章,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一箪饭,—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样的忧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形竹器。 堪,能忍受。

  评析:  第六章,赞美颜回贫贱不移的精神和淡泊情怀。

  子曰:“知之①者不如好之者②,好③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解释: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者, 代词,“……的人”。 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

评析:    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非道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解释:饭蔬食,饮水,   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水,文言文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肱, 胳膊。 于,对,对于。

评析:第八章,孔子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因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

  子曰:“三人①行②,必③有我师焉。择④其善者⑤而从⑥之,其不善者而改⑦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改正不犯。”

解释:三人,几个人。  行,  走路。  必,  必定。择,选择。 善者, 好的方面,优点。从, 学习。 改,改正。

评析:  第九章,讲学习态度,强调学习不分时间、地点,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

  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解释:河,河流。  逝,  往、离去。 斯, 这,指河水。舍,舍弃。

评析:第十章,感慨人生世事变幻之快,有惜时之意。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夺去主帅,普通人不可以被夺去志气。”

解释:三军,指军队。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评析: 第十一章,强调“志”的重要性。

子夏曰:“博学而笃①志,切问而近思②,仁③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解释:笃, 忠实,坚定。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仁德。

评析: 第十二章,讲学习方法,博览群书,提出问题并思考。

    

 

 

 

                       《世说新语》二则

 作家作品

刘义庆( 403-444),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除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集《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原名《世语》,全书原为八卷,内容分“言语“”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名士贵族的言谈逸事。反映了当时现实的动荡和黑暗,揭露了士族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和上层社会的清谈风气,歌颂了一些人物的品行志节。本书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咏”,歌咏、赞美。“咏雪”即歌咏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陈太丘,即陈寇,字仲弓,东汉颍州许人,做过太丘县令。“期”是约定的意思。标题的意思是陈太丘与朋友相约,概括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咏雪》通过描写晋朝文学世家谢太傅一家雪天赏景的故事,表现了才女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年纪小小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优秀品质;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表达技巧

1、语言精炼

例如,首句短短十五个字,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可谓精练之至。

2、意蕴含蓄

本文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未加任何评价,但作者的意图却含于叙事之中。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文中描写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了元方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待君久不至,已去。”接着描写了元方在客人骂其父时的表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据理驳斥。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2、详略得当

本文在语言叙述上十分自然,情节安排剪裁合理,详略得当。有意省略了太丘等友的过程,却详写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

 

重点难点

1、《咏雪》中的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2、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因风起”一喻而“笑乐”。

3、作者在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

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情况下就先领略了她的才华,同时也暗示她是一个不凡的人,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的写作技巧,将谢道韫这个人物形象和她的才华照现得尤为突出,也表明作者十分赞赏她的才气。

   4、元方反驳“客”的话好在哪里?

首先,语言简洁,内容凝练。“期日中”是前提,“日中不至”是“失约”,“对子骂父”是无礼,原因、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

其次,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先言前提,再指出无信无礼的表现,义正词严。再次,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5、《陈太丘与友期行》结尾如何看待?

故事的结尾亦有争议。有人认为友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其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友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还有人不赞同这种认为陈元方“无礼”的说法,认为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⑩女,左将军王凝之⑩妻也⑩。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讲解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博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评析: 此文的主要事件表面上是咏雪,其实是谢安出题考子侄。他对两种回答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固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过后(朋友)还没有来,太丘便不再等候而(自己先)走了,(他)走后客人才到。元方这一年七岁,正在门外玩儿。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说:“(我父亲)等您许久,(您)没有来,(他)已经走了。”(太丘那个)朋友就很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同人家相约同行,却丢下人家自己走了。”元方说:“您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个友人(听了元方的话)感到很惭愧,下车来拉他,元方却进门而去,连头都不回。

评析

此文记叙了一个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的聪慧善辩、正直明理,同时也说明了“礼”与“信”的重要性。

 

                               诫子书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蜀汉丞相,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

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227-263)。书,书信。《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中心主旨:  本文作者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诸葛亮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表达技巧  

     逻辑严密,条理分明  

文章开头提出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接着先从“静”的角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进行正面论述:又从“躁”的角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进行反面论述。最后劝诫惜时,希望有所为。

重点难点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运的厚望。

  2、本文就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

   3、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认为,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那么如何培养志向呢?必须“宁静”,即清心寡欲、专心致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此说来,一个人要想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就必须修养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养品德呢?要靠勤俭修养品德(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看来,“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这也正是诸葛亮的观点所在。

  4、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

 古今对译

夫①君子之行,静②以③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④无以⑤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⑧,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⑨则不能励精⑩,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⑩,将复何及⑩!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品德,是依靠内心安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身心宁静就无从实现远大的目标。学刁必须安静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龄随同时光而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成为年老志衰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悲伤地困守在破房子里,又怎么来得及!

评析: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狼

 作家作品

蒲松龄( 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朝著名小说家、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早岁即有文名,多次参加省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除中年一度在江苏宝应做幕客外,都在家乡当塾师,终生郁郁不得志。《聊斋志异》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写成的,他称这是他的“孤愤之书”。

《狼》原文共三则,课文选的是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中心主旨    本文讲述了屠户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这一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要善于斗争,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表达技巧

 1、语言简练生动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前”的生动比喻,并进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猾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写屠户与恶狼斗争时,运用“奔”“倚”“持”“臂”“断”等一系列贴切生动的词语,逼真地再现了屠户坚决果断的行动。

  • 讽刺手法的运用

   本文通过刻画狼的形象,讽刺了现实社会中像狼一样的狡猾、凶残的恶势力。

  • 寓主题于形象之中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狼的一连串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的本性。狼遇到担有剩骨的屠户,野心勃勃地“缀行甚远”,抢吃骨头时贪得无厌,“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头吃完了,仍然跟在屠户的后面“并驱如故”;当屠户进行防御时,它们还是不甘心地“眈眈相向”。这些描述,充分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又是非常狡诈的。当屠户由妥协退让转为防御斗争时,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与屠户斗争:一狼“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用“假寐”来蒙骗屠户;一狼假装“径去”,暗中从积薪后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真是狡猾到了极点!然而狼又是非常愚蠢的。“假寐”的狼,由于“目似瞑,意暇甚”,给屠户创造了“以刀劈狼首”的有利时机:打洞的狼,由于“身已半人,止露尻尾”,使屠户获得“自后断其股”的有利条件。因此作者在故事结束时发表议论,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而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聊斋志异》一书的“志异”二字,即“记述奇异的故事”之意。文中写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人而攻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计与人无异,令人称奇。作者是把这个故事当作奇事逸闻来写的,主要突出故事之“奇”,不一定有什么深意。当然,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某些启发:认为这个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诸如此类的理解均无不可,但也未必一定要这样理解。

  4、文章结尾的一段议论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的勇敢机智和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残、阴险狡诈,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古今对译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注释

屠:宰杀畜牲,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的人。 止:通假字,通“只”。缀行zhuì:紧跟着走。缀,连接。这里有紧跟的意思。 窘jiǒng:无路可走的境地。这里指危险。敌:敌对,这里指往旁边看。 苫蔽成丘shàn:覆盖成小山似的。苫蔽,覆盖,遮蔽。乃:于是,就。 倚yǐ:靠。 眈眈相向dān: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少时shǎo:一会儿。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瞑mǐng:闭眼。意暇甚xiá:神情悠闲得很。暇,空闲。隧suì:从隧道过去。 尻kāo:屁股。 股:大腿。 寐mèi:睡觉。黠xiá: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耳:罢了。

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及其家穿井(      ) (2) 国人道之(      )

(3)先自度其足 (     ) (4)遽契其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是吾剑之所从坠。

                                              

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3分)

                                                                             

4.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3分)

 

                                                                          

答案:

1.(1)到,等到 (2)说,讲 (3)量长短 (4)用刀刻

2.(1)宋国国君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3)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3.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4.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翻译: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 请写出一个与“杞人忧天”近义的成语。

                                           

  • 解释下列词语。

(1)身亡所寄,亡

(2)其人曰,其

(3)奈地坏何,何

  • 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 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杞人忧天阅读答案

1.庸人自扰

2.(1)没有(2)这个(3)怎么办

3.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得人。

4.忧地忧天,匹夫有责。20世纪下半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现代化,也为了征救严重的全球性生太危机,21世纪该忧地忧天了。

 

 

 

 

七年级诗歌鉴赏复习(12、16)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练习】

1、《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将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借月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2、作者在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的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

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4、写作手法: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5、 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主题】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练习】  1.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两句运用了以乐境写哀境的写法,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2.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前两句讲述青年时恰逢盛世,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两句讲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的作者对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无限感慨和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三)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⑴画线句子对景物的描写向来因生动奇巧而备受推崇,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⑵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分)

低头看回乐峰前,那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一般,白茫茫一片;抬头看,受降城外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皎寒月犹如严霜,令人顿觉冷嗖嗖。

⑶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了___  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3分)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重阳节;(1分)“九日”、“登高”、“饮酒”、“菊”等(2分)。

2.【答案要点】: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2分)

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3分,指出表现方法直接抒情和想像各计1分,结合诗句分析正确各计1分)

(五)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13.(5分)(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3分)

(六)《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3、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  4、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鉴赏关键点】自然而巧妙(诗歌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结合起来)杀敌报国、豪迈雄壮(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读之荡气回肠)壮志难酬,苍凉悲怆(只能在梦中重现当年骑马驰骋的场景)“风吹雨”三字照应了诗题(一语双关)。

【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名句赏析】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诵读鉴赏专题

(一)峨眉山月歌    李白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鉴赏】

  • 构思精巧

《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既造成了空间转换之感,又点明了行船速度之快。将记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借月抒发了诗人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

2、理解全诗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圆秋月,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诗人借月抒发了对亲友家乡的思念之情 。

3、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4、写作手法: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5、 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练习】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鉴赏】

诗歌背景: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1.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前后两句分别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前两句讲述青年时恰逢盛世,经常出入豪门权贵之家,听李龟年唱歌的生活情景;后两句讲述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

2.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3.“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①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这里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4【练习】.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这首诗写了___  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3分)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

 

 

 

(四)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鉴赏】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色图。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①诗人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对偶 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练习】1.⑴画线句子对景物的描写向来因生动奇巧而备受推崇,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⑵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划线的诗句所表现的景象。(2分)

 

⑶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五)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鉴赏】 全诗理解: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采用了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

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 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六)《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译文:你问我何时还家,我无法说准归期,巴山夜雨连绵,秋水涨满了池塘。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烛长谈,再说起我独居巴山的客栈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字有何妙处?

一个“涨”字既是写秋池,又写出了秋思深重,“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或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2.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

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像。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

3.“秋”字作用: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4.“何当”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体现了诗人急切的回家见妻子(或友人)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5.“巴山夜雨”两次出现的作用。

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巴山夜雨”表现的是眼前对现实愁苦的感受;第二个“巴山夜雨”表现的是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亲念旧,寂寞凄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亲友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

【练习】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七)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南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鉴赏关键点】自然而巧妙(诗歌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结合起来)杀敌报国、豪迈雄壮(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读之荡气回肠)壮志难酬,苍凉悲怆(只能在梦中重现当年骑马驰骋的场景)“风吹雨”三字照应了诗题(一语双关)。

【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名句赏析】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这两句述志,写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风吹雨”一语双关,既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抒发渴望杀敌报国的爱国之情。

【练习】

一.填空:

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     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之情。

2.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诗句是:                    ,                  

3.陆游《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复国的决心。本诗中表达与其相同意思的诗句:               ,                

4.全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                            的愿望。

 

二.选择:

1.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 问答:
  • 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诗歌前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说明了什么?

3."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9月16日21:49: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