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预习知识点

2023年11月21日08:00:04中考144阅读模式

预 习 须 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二、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其代表作有《潞安风物》《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烟尘记》等。

 知 识 重 点
一、字音词义

神龛kān:旧时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阁。

皎jiǎo洁:明亮洁白,多形容月光。

可悯mǐn:令人怜悯。

凑巧:正好赶上。

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讼。

斡wò旋:调停,调解。

静穆mù:安静而严肃。

怅chàng惘wǎng: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美好。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邸的奢华。

二、主题概述

作者运用散文的自由笔法,回忆其早年与“灯笼”有关的一些生活景象,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借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先说小孩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为后文写“灯笼”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文章主体。写“我”有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灯笼不足以言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情。

四、思考探究

1.“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使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第1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3.“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这是慈母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这句话单独成段,强调了它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4.村头挂灯笼有什么作用?

①有行好的意思。②孤行客“四面虚惊”的时候得到慰藉。

5.“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赏析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采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表达了他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6.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地希望自己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家园。

7.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1月21日08:00: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