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

2022年9月28日20:08:39八年级下册语文357阅读模式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一、课文内容概说

北冥有鱼》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其题虽小,其旨甚大。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外,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庄周肯定自己能知道鱼之乐,惠施则否定了庄周的说法。且不说这场辩论谁是谁非,光是两人在辩论中反映出来的敏捷思路和睿智的交谈,就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一种怡情益智的享受。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中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大道之行也》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此人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尽管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但那是儒家学者在乱世中的一个美好愿景。

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可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二、作者作品

21.《<庄子>二则》选择《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22.《<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23.《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24.《唐诗二首》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三、文章主旨

1.《北冥有鱼》一文中庄子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的,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庄子与惠子关于人是否“知鱼之乐”的论辩,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3.《虽有嘉肴》论述了教和学的关系,说明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4.《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社会的特征的描述,阐述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5.《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埋没和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6.《卖炭翁》通过记叙一个卖炭老翁辛苦劳动所得最终被宫使掠夺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写了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屋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宁愿“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四、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音字形

鲲(kūn)  齐谐(xié)   徙(xǐ)于南冥(míng)     抟(tuán)    其正色邪(yé)

嘉肴(yáo)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     选贤与能(jǔ)    矜(guān)

讲信修睦(mù)      幼有所长(zhǎng)  男有分(fèn)   恶其弃于地(wù)

盗窃乱贼(qiè)     外见(xiàn)   谋闭而不兴(móu)

槽枥(lì)           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

怒号(háo)           三重茅(chóng)

挂罥(juàn)           沉塘坳(ào)

漠漠(mò)           大庇天下寒士(bì)

伐薪(xīn )           叱牛(chì)

háo(濠)梁           pián(骈)死

突wù(兀)           xún(循)其本

两bìn(鬓)          布qīn(衾)

yǐ(倚)杖           口称chì(敕)

俄qīng(顷)          niǎn(辗)冰辙

 

(二)文言词语整理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 (同“溟”, 海)

(2)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格)

(3)选贤与能(同“举”,推举)

(4)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鳏”, 老而无妻)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 喂)

(6)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7)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才”, 才能、才干)

(8)其真无马邪(同“耶”, 相当于“吗”)

2.词类活用

(1)怒而飞 (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鲲之大 (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形体)

(3)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4)弗食,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动词,吃)

(5)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

(6)不独子其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7)选贤与能(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

(8)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壮,壮年人/ 幼,幼童)

(9)盗窃乱贼而不作(动词作名词,盗窃的事)

(10)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词作动词,受屈辱)

(11)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2)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1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14)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15)牛困人饥日已高 (形容词作动词,升高)

(16)翩翩两骑来是谁(动词作名词,骑马的人)

3.古今异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水运动。今义:海洋运输。)

(2)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

(3)野马也,尘埃也(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今义:野生之马。)

(4)子非鱼(古义:人称代词,你。今义:儿子。)

(5)安知鱼之乐(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跟“危”相对)。

(6)是鱼之乐也(古义:这。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7)虽有嘉肴(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8)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9)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10)然后能自强也(古义:自我勉励。今义:自己努力向上。)

(11)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宽阔的道路。)

(12)女有归(古义:归宿。今义:返回)

(13) 是谓大同(古义:这。今义:对;正确)

(14)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15) 是马也(古义:这样的。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16) 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1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古义:等同。今义:等候;等待。)

(1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19)执策而临之(古义:马鞭。今义:计谋;办法。)

(20)忍能对面为盗贼(古义:狠心。今义:忍耐,把感情按住不让表现。)

4.一词多义

(1)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2)之    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我知之濠梁上也(代词,指代“鱼之乐”)

(3)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4)其    不知其旨也(代词,代指“嘉肴”)

其此之谓乎(表揣测的语气词)

(5)为    天下为公(是)

不必为己(为了)

(6)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量词,餐,顿)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

(7)能    虽有千里之能(能力,本领)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8)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

执策而临之(名词,马鞭子)

(9)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表示诘问,岂、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10)常   千里马常有(经常)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平常,普通)

(11)之   虽有千里之能(助词,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义)

执策而临之(代词,它,代指千里马)

(12)长   高者挂罥长林梢(高)

长夜沾湿何由彻(指时间长)

(13)高   八月秋高风怒号(表示程度,深)

高者挂罥长林梢(上下距离大)

(14)安   安得广厦千万间(疑问代词,哪里)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五、重点句子翻译

(一)北冥有鱼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3.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4.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或: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那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2.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

5.“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大道之行也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让老年人能够善终,让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让幼年人能够顺利成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有人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那种)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对于)力气,(人们)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兴起。

7.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家家户户)门都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

(五)马说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千里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之间,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所以(就以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

4.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可以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马鞭赶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握着马鞭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六、默写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的诗句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

叹息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9月28日20:08:3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