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整理

2022年10月4日22:21:02八年级上册语文21,320阅读模式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整理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作者,中文名施乐。1928年来上海后,先后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一批民主进步人士。斯诺称“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同时,斯诺也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另外,宋庆龄促成斯诺进入红区,斯诺也在书的扉页写上:“送给勇敢的革命家宋庆龄同志,你是第一位鼓励我写作此书的人,而且是此书的第一位读者。书中的不妥之处请见谅。1936.6-1936.10月,斯诺来到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斯诺是一位幽默、正直、爱好和平、主持正义,十分关切中国命运,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人。

 

【写作缘由】“红色中国”太神秘,想要一探究竟。

 

【作品相关】《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政府也对共产党进行镇压。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记》作为掩护),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报告文学),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轰炸性影响,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西方舆论评价说该书的出版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主要内容】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作品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应用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篇目解读】

篇章 章节 情节 人物形象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内容】斯诺为了对“红色中国“有所了解,解开对红军的重重谜团,在进步人士王牧师,爱国将领杨虎城和张学良以及共产党员邓发的帮助下,他冒着危险,冲破封锁,来到陕甘宁苏区采访,一探究竟

【路线】西安——延安——红军游击队第一个前哨(陕西山区)——红色中国

(前三都是白色世界)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速读)

 

斯诺在中国七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问题,可是一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斯诺为探明真相,决定进入红区 斯诺:求真务实、勇敢无畏
去西安的慢车 交待外界情况→(听闻外界对红军的传言)防备心重→坐在火车上,听到乘客讲“土匪”觉得是红军→反复提到“几个月后”(西安事变)  
汉代青铜 隐形墨水(介绍斯诺去红区的介绍信,侧面写出局势的紧张)→王牧师(董健吾,到达西安后,接待斯诺的人)→秘密合作(1937年之前“不懂事”张学良的一些故事)→五万块的首级(邓发,国民党要用五万块悬赏他首级的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斯诺写到: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中国人!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赤匪!) 邓发:热情活泼、勇敢大胆
通过红色大门 沿途景象→有意思的对话(国民党两个小士兵的对话:为什么要打自己人?红军战士吃的比我们好)→牛皮鞋子(送斯诺进红区的骡夫对斯诺的鞋子很羡慕)→共产主义(与白色世界告别,已闯进红色大门)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内容】一路上遭白匪跟随,在红军的帮助下,终于见到周恩来。通过采访周恩来,对周恩来有了更详细的了解。知道贺龙的威名,看到了红军与农民互帮互助的友善之情,对共产党及红色中国有了初步认识

【路线】红军游击队第一个前哨(陕西山区)——安塞——白家坪村——保安

遭白匪追逐(国民党反动派组织的民团,为了镇压农民起义;赤匪:游击队) 白匪跟踪斯诺,游击队情报人员跟踪白匪(斯诺-白匪-游击队)  
起义者(斯诺在白家坪村遇到周恩来) 1.周恩来被悬赏八万元,但是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2.斯诺和周恩来一起走在乡间的田埂上3.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时很有影响力,后蒋介石发动政变,黑名单上的第一名就是周恩来 周恩来:温文尔雅、平易近人、彬彬有礼、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注重实际、审慎务实、坚持原则、细心热情、善于计划(为斯诺作行程规划)
贺龙二三事(从白家坪出发前往保安的路上,听李长林讲了自己及相关贺龙的故事) 1.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不计较个人财务——除了马匹……2.贺龙是“哥老会”(神秘的民间组织)领袖的孩子。小时候,家里请客吃饭,家长夸赞贺龙,客人不信,在桌下开了一枪,贺龙没有露出害怕的神色3.国民党的“农民大屠杀”激起了贺龙的愤怒,他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4.哥老会的规矩和黑化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分”最高,他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 贺龙:威望高、勇敢无畏、口才很好(有人称贺龙的口才好到可以“叫死人活过来打仗”)、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红军旅伴 斯诺沿途与红军小战士及普通农村孩子相处的一些提问:1.你们喜欢红军吗?2.什么叫共产党? 红小鬼:都是年龄不大的孩子,自己做主参加红军,在战火中走向成熟
第三章:在保安

【内容】斯诺终于见到了“中华人民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初步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通过多次采访,斯诺深入了解来毛泽东,了解来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苏维埃掌权人物(毛泽东) 1.悬赏二十五万元2.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3.毛泽东和斯诺的谈话内容: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壮大起来;长征到西北的情形;许多著名红军战士的故事4.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有幽默感,喜欢憨笑…… 毛泽东:质朴纯真、亲和、爱吃辣、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精力过人、善于谋断、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博学多才、感情深邃、不拘小节、真诚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速读) 1.时代背景:国民革命运动(合作1924-1927);国共内战(1927-1937)2.共产党的论点: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实行土地政策,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3.毛泽东对斯诺阐述的观点:今天中国人民的根本问题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只有当南京决定停止内战,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抗战,并且与革命的人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民主的国防政府的时候,这样的援助于中国民族才有真正的利益……(斯诺对毛泽东认为中国可以打败日本这样的战争机器持怀疑态度,觉得不太可能,想一探究竟)  
论抗日战争(速读) 1.毛泽东回答斯诺怎么可以打败日本: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  
悬赏两百万的首级(红军大学) 1.把敌人的传单当作课堂笔记本2.介绍红军大学、介绍林彪(红军大学校长)、介绍红军大学课程  
红军剧社(宣传抗战) 1.红军剧社特点:以“抗日和革命”为主题;生机勃勃、幽默风趣2.红军剧社的魅力:国民党士兵偷偷带信来要求演员到边界集市上,红军和白军都不带武器来集市看表演;国民党士兵一旦看过演出后就不愿意再打红军来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的由来

【内容】为了回答斯诺的问题,毛泽东为斯诺讲述了“个人历史”。童年与父亲抗争,进新学堂学习,学到一些知识;在师范学校学习五年,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老师,近距离接触了进步书刊和进步人士;从长沙到北京,在北大做图书管理员认识很多有才华的人士;国民革命期间,到上海参加共产党成立大会;秋收起义后到井冈山建立中央苏区根据地等

童年(毛泽东的童年时期) 1.介绍了家庭情况(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及自己读书(阅读:《精忠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盛世危言》等)2.各类事情发生在年轻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3.继续学习深造,思想逐渐开阔,并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此时的思想是一个大杂烩 毛泽东:从小富有反抗性,也善于斗争;热爱读书、有质疑精神、善于思考、积极进步
在长沙的日子(毛泽东的青年时期) 毛泽东:好学进取、富有恒心毅力、有领袖气质
革命的前奏(思想成长并稳固发展) 担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参加哲学会、新闻学会→对政治兴趣持续增长,思想越来���越激进→五四运动,回到长沙,直接投身政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三本书:《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国民革命时期(速读) 1.历史背景:1921-1934.10,21年共产党诞生,24-27年国民革命运动,27-37年国共十年对峙等大事件,书中斯诺对历史事件做了详细的背景介绍

2.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苏维埃运动(速读)
红军的成长(速读)
第五篇:长征

【内容】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行动后,红军开始了长征。红军在这次举国的大迁移中遭遇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长征得以胜利

第五次围剿 开始长征  
举国迁移 1.宛如一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奥德赛》史诗2.红军要渡过长江,蒋介石下令焚毁所有渡口,红军走到唯一一个没有被焚毁的渡口——皎平渡,伪装成南京部队,六条大船运了九天,全军运到四川境内,未损失一兵一卒  
大渡河英雄(精读) 1.金沙江-独立的彝族区(仇恨汉族)-大渡河(河水太湍急,即使有船,转移大部队费时)-泸定桥 刘伯承:在彝族区谈判,并“歃血为盟”,让部队安全通过
过大草地(精读)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内容】刘志丹,乱世豪杰,生于保安。从黄埔军校结业后成为军官。曾在陕西南部领导了一次农民起义,第一批游击队核心由此产生,队伍不断壮大,成立了陕西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后在东征途中牺牲,葬在瓦窑堡,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份改名志丹县来纪念他

陕西苏区:开创时期(刘志丹:陕甘宁苏区的建立奠定基础) 1.刘志丹是英雄好汉,他在穷人中间,他的名字带来了希望,可是在地主和老财主中间,他成了惩奸除恶的天鞭 刘志丹:忠诚耿耿、勇敢坚强、坚韧不拔、身先士卒
死亡和捐税 斯诺访问了绥远省的几个旱灾区,发现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被活活饿死,而土地却集中在地主官僚主义手中,农民的捐税非常繁重  
苏维埃社会(速读)    
货币解剖(经济) 1.苏维埃财政部长林祖涵:他身穿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已经破损,他慈祥而平和,戴着一副眼镜,一只眼镜腿已经折断了……  
人生五十始(教育) 1.教育部长徐特立(是毛泽东在长沙的老师),临时的苏维埃教育体制分为三部分:学校、军队和社会 徐特立:谦虚、富有革命思想、面对开展教育的各种困难不退缩,想方设法提高苏区的教育水平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

【内容】在去保安以西的甘肃边境和前线的途中,由年轻党员傅锦魁陪行,作者受到了当地淳朴善良的农民的热情招待。在吴起镇,作者看到了苏区的工厂,访问了工厂里的工人,了解了他们的工作生活。讲述了刘群仙、朱作其等人,将陕北的社会主义工业现状战羡出来。

【路线】保安-陕北周家庄-甘肃边境和前线

同红色农民谈话 1.农民抱怨(对红军不是很理解),傅锦魁进行辩论 傅锦魁
苏区工业 1.吴起镇:“工业中心”

2.电气工程师徐承志:这些人花在唱歌上的时间太多了!“他抱怨道。

徐承志
“他们唱得太多来”
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内容】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

【路线】在甘肃和宁夏的山岗和平原之间-预旺堡

“真正的”红军 1.此前斯诺还未看到任何红军正规军,别人对红军也诸多误解,斯诺在吴亮平(毛泽东的翻译)的劝告下决定前往前线2.杨尚昆为斯诺提供红军“统计数据”:红军战士平均年龄、背景、收入来源、婚姻情况、吃苦精神;红军指挥员平均水平、伤亡率(高达50%);红军各部队遍布全国各省份、军队衣食住行自给自足、红军战士的吃穿用度、红军军备产量(来自国民党军队的缴获)  
彭德怀印象 1.我发现彭德怀性格爽朗,喜欢笑,身体非常健康,只是胃不太好——这是因为在长征路上有一个星期只能吃生的麦粒和野草……2.他还有1件自己的衣服,让他感到孩子般自豪。这是在长征途中击落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3.他吃得很节俭、很简单,伙食和部下一样通常是白菜、面条、豆子、羊肉,有时还有馒头。宁夏产各种各样的瓜,彭德怀很喜欢吃4.悬赏5-10万首级(无论死活),司令部门口只有一名哨兵,走在街上,不带任何警卫 彭德怀:幽默风趣、愉快爱笑、性格开朗、为人直率、坦白、不拐弯抹角、思维敏捷、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晚睡早起、从容淡定、喜欢孩子
为什么当红军(彭德怀个人往事) 1.出生在湘潭的一个村庄的富农家庭,母亲在6岁时去世,父亲再婚,第二任妻子很讨厌彭德怀,把他送到一所旧式私塾上学,那里的老师经常打他,他奋起反抗,后被送到婶母家,九岁时被迫离家,闯荡世界,后参加国民革命,因叛徒出卖,遭到逮捕,连续一个月接受各种刑罚,但仍不招供,最后被释放2.对彭德怀有影响的书:《共产主义ABC》《新青年》《资治通鉴》《共产主义宣言》 彭德怀: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坚强不屈、热爱学习、关心时局
游击战争的战术(速读) 中国游击战争的发生、发展、取得胜利的因素等  
红军战士的生活 饮食极其简单、生活充实忙碌、运动项目多、文化生活丰富  
政治会议 红军政治部刘晓带斯诺参加“政治会议”,斯诺提问:“红军在哪方面比中国军队好”“你们怎么知道农民是真的爱红军的呢”,战士们纷纷回答,还举了大量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 刘晓:工作刻苦努力、态度极其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对共产主义有一种宗教式狂热的纯粹感情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

【内容】介绍了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斗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了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红色窑工”徐海东 1.悬赏10万美元首级2.新来的那个人脸红得厉害,很快便咧嘴笑了起来;他一副格外友善的模样,嘴张得很大,少了两颗门牙。他看起来就像是个顽皮的孩子,惹得所有人都笑了起来3.出身窑工家庭,由于聪明,被送入学校,但在学校里经常被富人的孩子和老师打;后去当窑工、参军,组织军队 徐海东:大胆无畏、强烈的反抗精神、善良真诚、厉害、阶级意识最强
中国的阶级斗争 国民党进行阶级报复,在许多地区下令杀光所有平民百姓  
西北四马 1.青海、宁夏、甘肃北部由一个马姓回民将领家庭瓜分政权: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2.农民苦不堪言,捐税繁重,共产党承诺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帮助建立回民自治政府 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
回民与马克思主义者 回民痛恨马鸿逵,共产党在马鸿逵部队中开展宣传争取回民战士  
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内容】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了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再谈西北四马 徐海东的军团有三个师要进行转移并进行演习,还见识到了红军骑兵对战马的爱惜  
红小鬼(少年先锋队员) 斯诺听取了红小鬼参加红军的故事。少年先锋队员在红军里当通讯员、勤务员、号手、侦察员、无线电报员、挑水员等 红小鬼:精神昂扬、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描述了红军实践统一战线(共产党+国民党)的具体情况  
关于朱德(李长林提供) 1.坊间流传着一些关于朱德的传说,据说此人有神力:能眼观八方、看清百里之外的事物,能天上飞,精通道教法术,例如在敌人面前制造沙尘……2.对朱德产生影响的书:《水浒传》《三国演义》《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ABC》3.朱德人生轨迹:中国首批接受现代军事教育的学员;1916年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率领部队击碎袁世凯的野心,后朱德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40岁时前往德国学习,以非凡的理性,与此前传统中国教育留给他的所有偏见和局限性彻底决裂等 朱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有个诨名“伙头军”)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内容】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还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路线】宁夏-河连湾(甘肃环县)

途中见闻 1.斯诺与一位64岁的红军老战士以及红军药剂师贾河忠交谈,了解他们参加红军的故事2.在河连湾附近发生一系列民团的袭击  
保安的生活 1.回到保安后,斯诺已经收集连足够多的传记材料,斯诺对如何离开的问题越来越不安,斯诺在保安的生活平静而愉快2.独臂将军蔡树潘3.斯诺被委托很多事情(蔡树潘要假肢、徐海东要假牙等),希望可以寄进红区4.李德请斯诺吃连一顿“西餐” 蔡树潘(独臂将军):极富感染力、能言善辩、诙谐幽默、头脑机灵
苏联的影响(速读)    
中国共产主义与共产国际(速读)    
那个外国智囊(李德) 1.李德(来自德国)的两次失误:十九路军的覆灭;第五次反围剿战疫 李德
告别红色中国 1.斯诺离开前与毛泽东进行了一次交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共产党愿意与国民党达成合约,进行合作抗日的具体条件2.斯诺离开时采访的重要材料包不见了,幸亏赶在蒋介石进入西安道路封锁之前找到了包  
第十二章:又是白色世界(西安事变)

【内容】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兵变序幕 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和杨虎城带领的西北军不愿与红军开战,私下和红军达成休战协议。蒋介石不顾国内联合抗日的强烈呼声,坚持第六次围剿计划。张学良决定发动兵变,逮捕蒋介石和他的幕僚  
蒋介石被扣留 蒋介石在临潼被捕,成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阶下囚  
蒋介石、张学良和共产党 经过会谈,蒋介石亲自保证不再打内战,并达成协议,联合抗日  
针锋相对 蒋介石从西安返回南京后,实行了一系列与共产党和解的措施  
友谊地久天长 国共合作后,两党关系趋于缓和  
红色地平线 斯诺对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做了评析,并认为中国的革命终将会取得胜利  

 

【习题精选】

一.填空题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国籍是美国 。

2、《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 12 篇,又名 《西行漫记》 。

3、在陕北,埃德加·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除毛泽东外,还有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刘志丹、徐海东等。他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少年时代,试图从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4、彭德怀给斯诺的印象是乐观、豁达、勇敢、率真、大公无私

5、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是徐海东,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司令部设在西北八十里外的 预旺县 ,这是一个古老的民县城。

6、红军的成长离不开严明的纪律,1928年后,红军提出了八条纪律:“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 ;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东西要公平;七、 买东西要付钱 ;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7、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一是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是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三是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8、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 贺龙

9、作者第一次见他是在1929年的沈阳,当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后来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他是张学良 。

10、在井冈山时期,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一是行动听指挥;二是不拿贫农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归公。

11.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1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13.《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者所写的事实。

14.《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15.《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

16.斯诺于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到达中国的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二.选择题

1.美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D )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1.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C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1.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D )

A .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1.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B )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B )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三.简答题

1.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

答: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其意义还在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2.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

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3.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4.简述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 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5.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

答: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6.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军精神。

答:①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7.《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8.简述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年轻领导人的采访反映出中国当时怎样的面貌?

答: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9.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第一: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毛主席是“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10.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第三: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和忠诚。

 

11.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即使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哪几本书?

答:《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

 

12.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毛泽东心中,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哪三本?

答:《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议,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13.毛泽东在幼年时是怎么把家分成两个“党”的?

答: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

 

14..对周恩来的评价:

答:周恩来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他怀着坚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终愉快乐观! 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

 

15..斯诺认为周恩来是个“狂热”分子的原因是什么?

答: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的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16..简述一下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

答: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9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并与26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1925.1926.1927年进行了北伐,1927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1931年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

 

17..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是什么?

答:一、天性极端温和;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三、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18.简述朱德的特殊战术。

答:(1)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密切接触,因而获得他们的信任;(2)作战不管大小,事前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3)细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4)坚持要从一切角度对敌人的阵地有清楚的了解。

 

19.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的印象。

答: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20.简述斯诺听到的的贺龙的革命经历。

答: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贺龙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贺龙是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21.简述斯诺怎样看待杨虎城的当过土匪的经历?

答:绝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做领袖了。这样的假定在中国式不适用的。因为在中国,一个人青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翻翻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有些极能干的爱国志士,都曾一度被人贴上土匪的标签。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是一个坏人。他的革命历史,说明他原来是个粗鲁的农民,可能一度有过崇高的梦想,要大大改变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掌握了权利以后,却也没有找到什么办法。

 

22.简述一下“白匪”与“赤匪”的含义?

答: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织民团。就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的。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赤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敌视称呼。

 

23.在长征中,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

答: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24.红军进行长征的起因是什么?

答: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25.长征的路线:长征的中央红军经过了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11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26.为什么说红军的长征是撤退而非溃退?

答:因为红军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力量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27.简述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答:1921年成立。1923年国民党和共产党达成协议称要为实现民主而斗争。1924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结成联盟。1925---1927年的大革命中非常活跃。1927年国共两党的合作宣布结束。

 

28.红军胜利的渡过大渡河,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1)吸收历史经验,石达开在渡河时贻误战机,红军抢夺先机。

(2)军民一心,和彝族,苗族建立良好的关系,得到他们的帮助。

(3)红军探查地形,发现渡船,作战英勇,击退敌军,到达彼岸。

(4)红军信心坚定,行动迅速,强夺泸定桥,使红军过了大渡河,跳出国民党的包围圈。

 

29.红军大学有哪些独特无二的地方?

答:它的校长是一个二十八岁的指挥员,据说他从来没有吃过一次败仗。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是二十七岁,平均每人有八年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有什么别的学校由于“纸荒”而不得不把敌人的传单反过来当作课堂笔记本使用?或者每个学员的教育费用,包括伙食、衣着、一切在校开支,每月不到十五元银洋?或者把那些鼎鼎大名的学员的首级赏格加起来总共超过二百万元?最后,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就只有这么一家。

 

30.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答: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疫苗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0月4日22:21: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