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师视频课程免费试听1200分钟 |
||||
初一全科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初二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初三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一、语言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家书的渴盼。乡愁是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的游子之悲。(4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小题。(9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kē巢 酝酿 应和 ,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2分)
(4) 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 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3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花香阵阵,清风朗朗;
,你尽可轻启朱唇,品鉴暗香盈口,余味环绕。①语文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语文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语文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5.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2分)
6.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2分)
7.文中第①段加点的“悄悄地”说明了什么?(2分)
8.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