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内容

2022年10月25日21:21:37八年级上册语文719阅读模式

八年级上册课本内容梳理

一、《消息二则

1.“消息”一词,指事物变化的信息,在新闻学中,也用来指一种固定的新闻体裁,有时又叫新闻。一般我们在狭义的意义上使用新闻这个词的时候,指的就是消息。消息作为一种文体,指的是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作为一种文体,具有鲜明的特征第一,用事实说话;第二,短小精悍,概括性强;第三,时效性最强;第四,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将最重要、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进行报道;第五,大多数消息有电头或者“本报讯”作为外在标志,也称为“消息头”。

2.消息的构成:

标题 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尽可能重点突出,突出消息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简洁醒目。

导语 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主体 消息的主要部分,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内容,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内容,看主体部分。)

3.消息的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4.《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交代得清清楚楚。第二句适当回溯,对导语做补充。第三句介绍战况,具体写“如何”。第四句插入描写,具体展现战场情景,同时回扣导语和第二句,交代了战斗的形势。第五句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目标,含而不露地对整个战役的走向做了判断。

二、《首届诺贝尔奖项颁发》

1.整体感知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聚焦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奖,是典范的消息。本文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电头和导语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采用引述资料的方法介绍颁奖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既准确,又具有权威性。消息的主体部分依次介绍获奖者的情况、颁奖机构及时间地点、奖金来源及运作模式。其中,获奖者信息是这则消息最主要的内容,所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详细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写完“谁获奖”,接下来自然要绍“谁颁奖”“何时何地颁奖”,这些信息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特别是首届颁奖)的新闻所不可或缺的,所以合为一段,置于消息主体的第二部分。最后交代新闻背景,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的分离。这则消息事实准确,报道全面,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三、《“飞天”凌空》

1.整体感知

本文特写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的动作,赞美了中国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精神。

2.新闻特写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面,形成强烈视觉效果,以增强艺术表现力。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二者差异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所在。它们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3.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现场紧张的气氛,反衬人物的“沉静自若”,为下文迅速切入事件描述做铺垫。

  1.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托”字这个动作犹如将吕伟静静定格在空中,表现吕伟身体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

这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运动员的动作比作“飞天”,形象地写也了运动员动作之美,同时有点题的作用。

5.“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这段话作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外国记者的语言和动作,以及在场观众的反应,突出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四、《一着惊海天》

  1. 整体感知

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瞬间”,那通讯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述新闻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就要吸引人,但通讯不同于小说,不能虚构内容,也不能夸大缩小,只能通过对事实的组织安排,来获取引人入胜的效果。

本文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并取得成功的过程,展现了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赞美了中国军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五、《藤野先生》

1.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通过对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的回忆,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切的怀念,同时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2.本文的线索:明线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叙事线索;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之情。

3.“到别的地方去看一看如何呢?”这句话全文起什么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与文章首句呼应,由记叙在东京的新闻感受过渡到去仙台求学,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伏笔,内容上独立独自成段,强调作者对东京的厌恶,去意决绝。

4.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这句话如何理解?

“大概”表示推测,“物以稀为贵”是作者推测受到的优待的原因,在这幽默的自嘲中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与隐痛,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运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留级生讲的这些掌故,从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不修边幅,生活简朴的特点。

6.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并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中国是弱国”和“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两者之间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强调,作者这是在用反语来突出这种逻辑的荒谬,“也无怪他们疑惑”,正话反说,表达了作者遭受屈辱后强烈的愤懑与辛酸。

  1. 比较鲁迅的原稿和修改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1)原稿: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改定稿: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加上“花下”,表意更准确,且使“清国留学生”的形象增添了一份轻薄、浮华的意味。加上“成群结队”,更表明不是偶然、个别的行为,而是他们的普遍行为,更加表现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

(2)原稿:但到傍晚,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尘斗乱;问问熟识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改定稿: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在“地板”前加上“有一间的”,表达更准确。“咚咚”改为“咚咚咚”,更加形象地烘托出当时那种喧闹、浮华的气氛。“精通”比“熟识”程度更深,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腐朽堕落。

8.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为什么我的意见发生了变化,从这段变化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原本想通过学医来强国,而匿名信事件使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看电影事情使他认识到麻木的中国人,无论体格如何强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要救治国人的灵魂,必须唤醒民众,这是学医难以实现的,因此作者决定弃医从文,通过文学来唤醒麻木的中国人,从这种变化中,我们可体会出作者强烈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9.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切的期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小”与“大”的区别在于“希望”“教诲”的意义。“为中国”,因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这个范围小。“为学术”,因为学术是全人类的,这个范围大,这句话前半部分表明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后半部分表明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10.当夜深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看见他黑色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良心发现”指的是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激励,增强了与黑暗作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在这里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这句话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与自己的爱国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文章主题,使文章更有现实意义。

六、《回忆我的母亲》

1.整体感知:

文章以母亲“勤劳一生”为中心,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以“爱”的情感为线索通过两个方面的事例塑造母亲伟大的形象。文章通过多个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吃苦、俭朴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同情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母亲既是一位普通的农妇,又是伟大人民中的一员。

2.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1段开篇点题。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我爱我母亲”这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一生”是母亲的本质特征,起总领全文的作用:“永远回忆”,既直接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下文。

3.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理解议论性语句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2)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3)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是“我”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4)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

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会在一起。

  1. 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以深深的祝愿,抒发了对母亲的哀悼之情,并与开头紧密呼应。

七、《列夫·托尔斯泰》

1.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托尔斯泰的肖像,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从而表达出对他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2.文章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有什么作用?

作者极尽铺陈,步步蓄势,甚至用“刻薄”的语言,来“调侃”托尔斯泰的外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3.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含的意思是托尔斯泰的脸庞实际上是“传播知识的庙堂”,只是表面上看不出,这句话明贬实褒,虽然还是突出他的面容平庸,但寓有赞美之情。

  1. “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句话什么含义?作用是什么?

“阴云才消除”,“悲凉之地解冻”明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点,实则反映了托尔斯泰由原来的愤世嫉俗逐渐变为慈祥和蔼,心态变得宽容平和,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托尔斯泰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为下文表现托尔斯泰的思想埋下伏笔。

 

 

八、《美丽的颜色》

1.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居里夫人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发现镭的过程,赞美了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2.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有什么作用?

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3.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运用反复修辞,“永远记得”强调了居里夫人在艰苦工作后发现镭的喜悦、激动之情,也暗示了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

十三、《背影》

1.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2.“背影”作为全文的线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哪几次(用小标题概括)?哪一次写得最为具体细腻,从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四次:①怀念父亲,惦记背影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③父子分离,惜别背影④别后怀念,再现背影。第二次写得最为细腻,如:“探”表明父亲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到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肥胖的身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把父亲爬月台是的艰难动作,写得栩栩如生。

3.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为什么流泪?

①第二小节悲哀之泪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②第六小节感动之泪  望父买橘,父子离别

  ③第六小节不舍之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④第七小节辛酸之泪  再现背影,泪光盈盈

4.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简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心理描写、侧面描写,通过描写我嘲笑父亲,及用反语自嘲聪明,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对自己不懂事的自责愧疚心理。

5.分析文章开头的作用。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结构:点题,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背影。内容: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6.文章2、3小节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有何作用?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时候

交代这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与父亲对儿子的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出父爱的崇高。

7.分析文章结尾的作用。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袄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结构上:回应标题和前文,使文章结构严密。

内容上:①也从儿子疼惜父亲的角度反衬出父爱的力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②最后直接抒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余音袅袅,情思绵绵。

 

十四、《白杨礼赞》

  1. 整体感知: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

2.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3.课文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

(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气氛;(2)暗示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作伏笔。(3)欲扬先抑,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说明白杨树创造了景致,点缀了大自然,振奋了人的精神。

4.赏析下列文字的表达效果。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四个“难道”,形成排比句式,和反问连用,由树到人,由外到内,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导读者思索人和白杨树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本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而这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赞美之情到这里也发展到了顶点。

5.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十五、《散文二篇》

1.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个体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这种奇妙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限的个体生命?

因为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去做对整个人生有价值的事,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梦想而努力。学生的当务之急,是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技能,为未来人生梦想的实现奠定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努力都有其意义,因为生命的整体是永久的,我们要在这永久的生命中留下光彩的一笔,同时又要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一定的审美休憩之外,须立即报以百分之百的努力。

2.作者在标题中抛出自己的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他在文中是如何回答该问题的?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地回答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是: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3.请同学们结合对这两篇散文的认识与解读,说说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具备哪些特征。

 (1)从两篇文章都能通过分析具体的结构与层次把握文章观点来看,议论性散文应具有议论文的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特点,且以议论的表达方式为主。

(2)从文章语言以及叙述方式上来看,议论性散文具有散文的一般特征,即用语形象,这也就意味着将抽象的说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能使读者获得感悟。同时,哲理性散文并非一味地说理,因而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有散文的抒情性特点。

十六、《昆明的雨》

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不仅是写雨,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木香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店喝酒的事。

2.杨梅:有什么特点?写味道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个头大,颜色黑红。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火炭梅”的味道之美,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怎样的苗族女孩子?为什么要写苗族女孩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运用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娇美的苗族女孩子。用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喜爱之情。

4.根据本文结构分析可知,作者所叙的景、事、物十分多,这样描写是否有点杂呢?倘若文中没有“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一句话,这篇文章是否会失去其整体性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作者在文中用了一种怀旧与珍视的情愫贯穿全文,课文以“昆明的雨”为话题,围绕“雨”穿插各个回忆的画面,表达自己对昆明那段岁月的怀念之情。因此,文章中所叙景、事、物虽然较多,但是并不杂乱,而是围绕作者的情感构成一个整体。作者的情感是贯穿于整篇文章的,寓于字里行间,因此,即使没有“我想念昆明的雨”来点明主旨,这主旨仍然能从全文见出,不会影响文章的整体性。

十七、《中国石拱桥》

1.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卢沟桥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桥梁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闻名世界,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分明,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5)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6)摹状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十九、《蝉》

1.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蝉卵的可恨。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

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如蝉四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五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二十、《梦回繁华》

1.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语言既平实准确又典雅生动。比如: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此句属于平实说明,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介绍了画卷的纵横大小。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此句语言典雅生动,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了画卷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特点。③“疏林薄雾,农舍田畴,寒料峭”“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文中有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2.作者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以《清明上河图》为题,反而以《梦回繁华》为题呢?请你研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1)“梦回繁华”让我们回忆古文明的灿烂,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文化。

(2)“梦回繁华”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3)“梦回繁华”既有对宋朝科技文化繁荣的骄傲,又有对近代丢失中华文明先进性的遗憾。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10月25日21:21: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