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师视频课程免费试听1200分钟 |
||||
初一全科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初二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初三强化班辅导课程 免费听课 |
一、古诗词
(一)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标篇目】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来写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借“酒”振奋精神。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句,表现了自己的坚定乐观。
(二)杜牧《赤壁》【课标篇目】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文天祥《过零丁洋》【课标篇目】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5.《过零丁洋》中,作者表明自己为南宋王朝尽忠,誓死无悔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
(四)苏轼《水调歌头》【课标篇目】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词中以自然现象来表达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五)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课标篇目】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生活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六)陶渊明《饮酒(其五)》【课标篇目】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4.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6.《长歌行》中“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为我们描绘出了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优美生存环境;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为我们营造出了人与自然和谐栖居的良好氛围。
(七)李白《行路难(其一)》【课标篇目】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5.李白《行路难(其一)》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端无尽的惆怅和迷茫。
6.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7.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的句子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8.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强烈自信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标篇目】
1.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5.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古代仁人志士共同的人生追求。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诗句来表达他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济世情怀。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8.读诗歌,我们深深地感叹:有了第一等襟怀方才有第一等的诗歌。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标篇目】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描写白雪与红旗交相辉映,象征着戍边战士不畏艰险的英勇气概的诗句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十)龚自珍《己亥杂诗》【课标篇目】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诗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4.葱茏苍翠的树木给人无限生机,随风飘落的花瓣让人感动不已。龚自珍触景生情,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
5.面对春花凋零的景象,晏殊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而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道出了他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心志。
(十一)刘桢《赠从弟(其二)》
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2.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3.描写风狂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4.诗的主旨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十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标篇目】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诗中体现了与朋友离别的凄凉情绪的句子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6.对于离别,人们的情感总是不尽相同,在李煜《相见欢》中,离别是愁,“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则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更多的是乐观和坚强。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示友谊不受时空阻隔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十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十四)王维《终南别业》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表现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的诗句是: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写诗人心境闲适,自由自在地随意而行的诗句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十五)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2.运用想象写诗人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3.诗人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并把自己比作谢朓,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的诗句是: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十六)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课标篇目】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春在古诗中很常见。如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诗人韩愈就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手中虽没有彩笔,却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中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春草初生的场景,让我们懂得了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妙笔生花的道理。
(十七)李商隐《无题》【课标篇目】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4.“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商隐《无题》中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表达忠贞的爱。
5.现在,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对事业的执着奉献,表达赞美之情。
(十八)李煜《相见欢》【课标篇目】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李煜《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以丝缕比喻离愁,将抽象的感情写得形象而深切,可谓千古妙笔。
- 王安石《登飞来峰》【课标篇目】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的勇敢无畏;走近杜甫,去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的阔大胸襟。
3.《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充满必胜信念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十)范仲淹《苏幕遮》
1.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2.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诗句是: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写词人高楼独倚、借酒消愁的词句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二、文言文
(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描写山之“奇”的句子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二)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表明五柳先生隐者心境与性格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最能表明这一观点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三)韩愈《马说》【课标篇目】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文中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5.文中描写食马者“不知马”的愚妄无知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标篇目】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面对“皆被绮绣”的同舍生,一心向学,没有丝毫羡慕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诚信是立人之本,《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写自己借书之后及时归还的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6.“一诗千改始心安”,只是由于诗人“以中有足乐者”,不计其中辛苦也,所以诗篇流芳千古,“香远益清”。(依次用《送东阳马生序》和《爱莲说》中的句子填空)
(五)柳宗元《小石潭记》【课标篇目】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文中写石潭周围景色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文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4.文中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小石潭记》中,触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7.《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上“其境过清”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六)范仲淹《岳阳楼记》【课标篇目】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4.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中,描写明媚春光里鸟和鱼活动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孟子劝说君主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把孟子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比喻与对偶的手法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微波与无风时的月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成璧。
7.《岳阳楼记》中描写花草茂盛,充满生机活力的句子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8.地震灾区如今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可用《岳阳楼记》中的“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来表述。
9.成长路上,时而阳光,时而风雨。无论是欢笑还是苦痛,我们都要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旷达胸襟泰然处之。
10.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这种“淡定与从容”,需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填写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1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释古仁人无论身处何地始终不忘忧国忧民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七)欧阳修《醉翁亭记》【课标篇目】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他并不是为钓鱼而钓鱼,他钓鱼不过是为了修养身心,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