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冬奥会素材积累初中

2023年2月6日15:02:36作文素材212阅读模式

北京冬奥加油!中国冰雪加油!

■ 刘 峣

2021年01月22日07:1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成为首个既举办夏奥又举办冬奥的“双奥之城”。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冬奥会的举办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体育赛事带来的巨大挑战,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不断、力度不减。随着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惊艳亮相,冬奥会所有竞赛场馆建设完工。如今,冬奥会筹办进入关键时期,中国正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赛事组织,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以大国担当全面兑现每一项承诺。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中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冬奥会筹办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京张高铁、京礼高速等基础设施建成通车为区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国将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作为在重要历史节点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将极大提振民族士气、彰显民族自信。

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必将有力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

建设体育强国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在申办冬奥会之时,中国便提出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通过冬奥会的举办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和全民健身开展。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进,中国人的冰雪运动热情不断增长,更多群众走向冰场、走进雪场。冰雪项目人才体系的搭建,必将助推中国冰雪运动的腾飞,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不久之后,北京冬奥会将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如今,中国正精益求精、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努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北京冬奥,加油!中国冰雪,加油!

制度优势是办好北京冬奥会的最大底气

来源:新华网作者:马若虎 程媛媛责任编辑:姬彩红

2021-01-22 13:160

北京冬奥会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牵动着世人的目光。疫情之下的筹办工作进展如何?中国将向世界呈现怎样的盛会?近日,在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对筹办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表达了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满满信心和殷切期待。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透过一个个可见可感的变化不难发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进展顺利,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深刻彰显。

制度优势优在上下同欲、勠力同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党和人民给予了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进程中,中国制度通过了一系列“压力测试”,交出了合格答卷。比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国内尚属首次建设,建设者迎难而上,不仅啃下了“硬骨头”,还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尽管面临新冠疫情挑战,中国仍在坚实履行申奥承诺,12个竞赛场馆克服重重困难于2020年底完工,按照冬奥会的举办要求按时交付,为处于“不确定性”之中的奥林匹克运动注入强心剂。

制度优势优在速度之快、标准之高。走近拔地而起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晶莹剔透的曲面玻璃幕墙像丝带飞舞一般灵动;登上小海陀山远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赛道犹如一条在山间盘旋舞动的巨龙;在张家口崇礼古杨树场馆群,“冰玉环”牵手“雪如意”,展现着中国风的魅力……几年间,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全线通车,许多冰雪项目从无到有,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刷新着冬奥筹办的中国速度与质量,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贯穿在了筹办工作全过程,为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过往,冬奥筹办成果显著,充分体现了我国制度优势。展望2022,我们仍要激发这一优势,凝聚亿万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增光添彩。(文字:马若虎 海报:程媛媛)

 

绿色发展赋能宜居之都

王昊男

2021年01月22日05: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寸土寸金的CBD核心区,1.8公顷的CBD城市森林公园,小巧精美让人神清气爽;生机勃勃的城市副中心,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大气磅礴与城市一同呼吸……在北京,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城市休闲公园、城市森林、小微绿地、口袋公园星罗棋布。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全市城乡各类公园达到了1090个,成了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对比近些年来北京的卫星照片就能发现,或星星点点,或接连成片,越来越多的绿色正在与北京城融为一体。肉眼可见的改变,离不开深层次的发展逻辑,折射出发展理念的转变跃升。从聚集资源谋发展,到疏解功能求转型,再到通过生态优先为城市赋能,新时代的北京正在探索一条崭新的绿色发展之路。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回顾历史,建房造屋、取暖做饭,都离不开丰盛的林草。北京三面环山,森林覆盖率高,正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但很长时间里,人们利用生态资源的方式简单粗暴,持续的砍伐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从全力抓好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到落实水环境治理新三年行动方案,从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到推进垃圾分类……北京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不断加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普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回答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如何建设首都,成为北京发展的时代大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以首钢集团搬迁为代表,一大批工业厂房陆续迁出;以举办北京世园会为契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发展理念深刻转型,生态文明理念已经融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北京最新一版的总体规划,首次将生态结构与城市结构一同规划,这不仅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绿心”制高点放眼四望,远处拔节的楼房与园中的树木正在并肩生长。尽管已是冬日,仍满是生机。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北京这座“千年古城”“千园之城”,就一定能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不断迈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史育龙

2021年01月22日05: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律,着眼于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十四五”和未来一个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新型城镇化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空间载体保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要求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更好结合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破除制约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城市建设成为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载体,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提升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以管理创新提升城乡社会活力和韧性,以制度创新提升城乡要素配置效率;以协调为内生特点,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活力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以绿色为普遍形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以开放为必由之路,进一步扩大资源要素配置范围,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既能创造巨大国内需求,又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方面,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是集聚要素、承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基于各自主体功能定位形成的优势互补的分工关系,能够带动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引导商品和要素在不同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之间流动,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今天,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还能通过促进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向这些区域集聚,成为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枢纽,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2月6日15:02: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