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后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2023年9月14日08:00:02中考273阅读模式

三、古诗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本题共5题,共17分)

【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乙】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酒客(属: 劝)    B.白露江(横: 充满)

C.衣而上(摄:脱下)    D.开视之(户:门)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赤壁赋: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

B.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C.冯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D.苏轼与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询、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B.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C.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D.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14.苏轼的两篇《赤壁赋》在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赋侧重写水,在水月风光中表现景物的安谧幽静。

B.后赋侧重写山,通过写登山情景,渲染出令人惊怖的气氛。

C.前赋通过写箫声而引出主客问答,借此表达作者的苦闷矛盾,对仕途遭遇无可奈何,只能超然豁达以求解脱。

D.后赋写鹤写道士,人、物互化,虚无缥缈,作者勘破人生境遇、幻想超凡脱俗,反映出作者消极出世的人生态度。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分)

                                 

②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3分)

                                 

 

 

 

 

答案:

11.C[解析:根据文意,C项“摄”意思应该是“提起”。]

12.D [欧阳询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改为欧阳修]

13.D

14.C [解析:前赋侧重写水,景物安谧幽静。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作者带来了舒畅心情,悲怆的洞箫声和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失、月的盈亏中领悟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C项说苏轼“借此表达作者苦闷矛盾,对仕途遭遇无可奈何,超然豁达以求解脱”显然不符合原文主旨。]

15. 解析:(1)注意“将”“曾不”的准确含义      (2)注意“玄裳缟衣”“掠”的准确含义答案:(1)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化),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停止。(2分)

(2)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去。

 

weinxin
向上吧同学
扫描二维码获取学习资料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9月14日08:00: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cztogz.com/9553.html